夏菊莲是浙江省开化县马金镇茗博园总经理,她从种茶卖茶起步,一干就是30多年,始终是不温不火。这几年,由于开化县对马金溪进行了全面规划,融入“多规合一”的大格局,茗博园跳出了传统产业的框框,引入了新的业态。2017年,茗博园以特色餐饮的面目全新亮相;今年春天,特色民宿也对外营业。如今,生意好得难以置信。
夏菊莲决定,要在原有300多亩茶园里做一篇休闲旅游的大文章,将茶室搬到茶园里去,让游客一边品浓浓茶香,一边赏马金溪两岸风景,呼吸乡村香甜的空气。
2014年,开化被列为全国28个“多规合一”试点县,以此为契机,开化结合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及时将马金溪两岸的规划与县域总规、旅游发展总规相衔接,串景成线,靠水生财,打造开化的“百里金溪画廊”。随着一批因水而来,因景而设的旅游休闲项目纷纷落地马金溪两岸,一大批村民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昔日无人问津的马金溪,而今成了闻名远近的百里“黄金溪”。
据统计,近几年,马金溪两岸每年吸引游客超过50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超30亿元。
“多规合一”,必须是高起点的“多规融合”
马金溪是开化县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流域内集中了全县1/3的人口,2/3的产业。开化在被列为“多规合一”试点县后,就将马金溪的规划、治理和开发作为探索和创新“多规合一”的主载体、主平台。
开化是浙江省的母亲河——钱塘江的发源地。保护好母亲河源头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开化的社会责任,更是开化的政治责任。因此,开化在规划马金溪百里黄金水岸线方案时,奉行“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立足发展、多规融合”的理念。
滨水绿道是马金溪开发治理的重中之重,规划将绿道的“水、滩、路、堤、景”进行通盘设计,以便把绿道同步建设成为生态工程、景观工程和民生工程。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开化以马金溪为轴,自北向南分别打造3条特色流动风景线:源头风景线、田园风景线、亲水养生线,对周边环境,尽量做到“少破坏、少干扰、重保护、重利用、重修复”。同时,还将固堤、绿岸、慢道三大板块有机结合起来,恰到好处地融合周边的自然风景、文化元素,将其建设成为集风光、文化、生态于一体的乡村文旅新业态。
目前,马金溪两岸五大区块的产业新业态已有雏形:齐溪镇的源头山水区、马金镇的古岸慢城区、音坑乡的水运区、县城的根城茶韵区、华埠镇的古韵商埠。这五大区块将马金溪沿岸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旅游景点深度融合在一起。
“多规合一”,归根到底要百业兴百姓富
开化县城北部的下淤村,马金溪从村前潺潺流过,给这个被千亩生态阔叶林环抱的村庄增添了浓郁的乡野情趣。
一直以来,下淤村都是一个脏乱差的贫穷村。自从开化县倾力打造“百里金溪画廊”以来,下淤村的面貌一天一个样。短短的几年间,下淤村就戴上了“国家级生态村”“国家3A级景区村”“浙江美丽宜居示范村”等桂冠。
与此同时,一个集游客中心、亲子水上玩乐区、休闲垂钓区、精品农业种植区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在村里建成,下淤村已经成为周边城市甚至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市民流连忘返的好去处。据下淤村党支部书记叶志廷介绍,2017年,全村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经营收入10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更是达到了24500元。
下淤村是开化县“多规合一”打造“百里金溪画廊”的众多受益村之一。
开化在规划马金溪治理、保护和开发时,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牢牢抓住百业兴百姓富这一根本,并把它当作“多规合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百里金溪画廊”的建设,非常注重生态造景与美村富民相结合,规划了沿线戏水游、特色民宿游、动漫游、农事体验游、花卉观赏游五种旅游新业态。
兴业富民的规划,吸引不少原来外出经商的村民回乡创业。仅华埠镇金星村就已签下了总投资50亿元的项目协议。目前,马金溪绿色经济带上,已发展农家乐350多家,创办休闲农业旅游景点20多个。小乡村摇身变成大景区、老砖瓦厂转眼变成新民宿、破猪栏别出心裁改成了咖啡店……如此之类的奇观俯拾皆是。据统计,2017年,开化共接待游客84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3.6亿元。
据介绍,正在打造的“百里金溪画廊”共规划了10个“特色小镇”,这10个产业特色鲜明、内涵差异显著的特色小镇将马金溪两岸1个5A景区、15个3A景区村、40多个滨水公园和400多家农家乐(民宿),形成了生态风光观赏线、乡村休闲田园风景线、漫游休憩亲水养生线等3条流动风景线。这三条风景线以旅游产业为引领,拉动文化、体育、健康、养生等幸福产业发展,最终实现一条河就是一道风景,一条河就是一片绿色产业,一条河就是一条“黄金河”的奇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