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有礼,南孔静候,祭孔大典9月28日正式开启

时间:2019-09-27 11:43:08 | 来源:中国网衢州

首页>祭孔要闻>

钱江之源的衢州,也悄然流淌着儒家先圣的文脉。

著书立说,传道解惑,孔氏南宗在这片土地之上,传承发散着“礼”字当先的文化。

衢州的礼,是宗族之礼,更是自然之礼。

南孔家庙中的参天银杏,翠竹锦鲤,无不见证着天人和谐的传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同篇的诵读在这座家庙中回荡过,更在衢州人的文化血液之中流淌着。

南孔家庙,古朴而不失气度,暗木色的牌匾上“孔氏先宗”四个字在数百年的风霜打磨下愈发沉稳大气。信步而入,初秋的暖阳为这座建筑镀上一层浅光。

回想命运的齿轮,让孔氏后人与衢州这块土地相遇。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南渡建都于临安。孔子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抱负着孔子和元官夫人的一对楷木像从山东曲阜南迁至衢州,建立孔氏家庙,这就是南宗孔氏家庙。

大成殿前,是四颗银杏古树,初秋时节枝头缀满银杏果,还未全黄的银杏叶已经初显秋日之风韵。大成殿,高悬着雍正皇帝书写的匾额“生民未有”和康熙皇帝题写的匾额“万世师表”。孔子彩塑像高达4.5米,两侧的伯鱼、子思塑像栩栩如生。

大成殿西侧的思鲁阁是是衢州孔氏家庙的一大特色。据说,孔氏后裔南迁衢州后,时常思念故乡曲阜。为寄托这份思乡之情,他们在大成殿旁建造思鲁阁。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二层楼房,现辟为孔氏家庙陈列室。阁内除存放着稀世珍宝孔子及乔官夫人楷木像外,阁下竖有目前南孔最有价值的“镇庙之宝”——先圣遗像碑。碑上“先圣遗像”,相传是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名作。

人们常以北宗曲阜为正宗,殊不知“孔洙让封”这一段高风亮节的美谈佳话。元世祖忽必烈意欲统一孔氏二宗,让元初朝野一致公认为孔氏家族大宗之首的孔洙回归山东,但被孔洙以需护持衢州五世先祖的庙墓,还要在衢州侍奉年迈的母亲为由,愿意将世袭之“衍圣公”的封号让与北宗孔氏族弟。

大成殿前回廊树立的南宗袭封的历代衍圣公塑像,孔氏后人的模样,以雕像的形式永恒地在这块土地肃立着。八百多年来,衢州孔氏家庙几经变迁,但从未减弱衢州孔氏对家庙的崇仰,从未省去孔氏家族对孔子的祀祭。

塑像之人,是孔子的第58世嫡长孙,孔彦绳,是嫡派在衢州回复爵位、振兴宗族的始祖。复爵之前,他在衢州修拓家庙,又建立了孔氏家塾。明武宗授其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从此,中断了二百二十四年的大宗世爵恢复。

南孔家庙,分为孔庙和孔府。孔府大堂的匾额上面,一块“泗淛同源”的牌匾格外醒目,“淛”是“浙”的古体字。“泗”即泗水,在曲阜,体现孔氏后人宗派一体的思想

“衢州有礼”,是衢州独特的城市精神和价值主张,并逐渐内化为每一个衢州人的文化价值观。“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色。礼者,人道之极也。在南孔文化、千年儒风的沐浴下,衢州民风淳朴、社会和谐。“衢州有礼”弥漫在空气中、浸透在灵魂里、体现在细微处。

南孔祭典是指南方孔氏南宗族人祭祀孔子的仪式,其中又以南宗宗子居住地衢州的孔氏南宗家庙的祭孔仪式为代表。自2004年来,衢州孔氏南宗家庙每年都会在这天举行隆重的祭孔大典。2011年5月,以“当代人祭孔”和“百姓祭孔”为特色的南孔祭典,被正式列入中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孔子七十五世嫡长孙孔祥楷曾说过,“每个朝代、每个时期的祭祀活动,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特定的时代内容。对待传统文化,既要传承弘扬,又要推陈出新,体现与时俱进,应以‘当代人祭孔’为宜。”

衢州人,传承的不仅是尊儒之道,更是传承了礼乐文化中的精髓,并且与现代文明进行了结合与创新。衢州还以此为载体,有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到2018年底,先后有来自57个国家的130家孔子学院的270位负责人来衢,或参祭,或访问。

衢州,使得这段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重现生机。

本周六2019年9月28日,在衢州市孔氏南宗家庙大成殿前,“纪念孔子诞辰2570周年祭祀典礼”即将开启,让我们共同期待儒家文化会和现代文明,在衢州这片土地上迸发出更加夺目的光明。(陆理宁、颜科兴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