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被誉为万世之书、天下之学,是经典中的经典。自去年衢州学院举办首届论语大会引起不小的社会反响后,今年的论语大会全新升级,不仅比拼项目有了变化,更邀请了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联盟中的武夷学院、黄山学院、上饶师范学院的学生们,一起读《论语》、学《论语》、拼《论语》。
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联盟论语大会决赛,9月25日在衢州学院大会堂拉开帷幕。祝丽君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9月25日晚,耳熟能详的《论语》名句响彻“衢院私塾”,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联盟论语大会决赛在衢州学院大会堂拉开帷幕。古色古香的私塾课桌排开四列,来自衢州学院、武夷学院、黄山学院、上饶师范学院的8支队伍共24名选手,过五关,斩六将,最终登上决赛现场,他们身着汉服,登台、作揖、入座,一场儒学盛宴就此展开。
和去年的决赛“三部曲”相比,今年的论语大会总决赛可谓花样繁多。决赛分为“了如指掌”团队章句接龙、“当仁不让”抢答题、“各抒己见”主题即兴演讲、“心有灵犀”比划猜词和“勇者不惧”风险题五个环节,飞花令、主题演讲、章句接龙等新颖的形式也搬上了舞台。
“子曰:‘君子不器。’请轮流说出接下来的章句。”“孔子说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是指哪四道?”……108道比赛题再加上主题即兴演讲和“飞花令”,选手们在“论语世界”里比拼谁对《论语》更熟悉,还要比谁的心态最稳定。
在抢答题环节,答对得分,答错则倒扣相应的分数,由于选手们太过心急,连连失误倒扣分数,看得台下观众也不断倒吸冷气,跟着一块紧张。
最精彩的要属“各抒己见”主题即兴演讲环节,每队抽取一个主题,选派1名队员进行即兴演讲,限时3分钟。选手们都根据自身体验和对论语的理解,3分钟的时间也能侃侃而谈。其中,来自上饶师范学院的选手余湘,抽到“不做乡愿”的题,从《论语》里的乡愿到当下对“乡愿”的理解,结合自己读过的《论语新识》等专业著作,引经据典,让现场观众一起感受了一场“论语知多少”的大型科普现场。
近2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在紧张的氛围中结束了,同学们都意犹未尽。
衢州学院参赛选手王田田说,此次论语大会对她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激励着她学习古典文化,也深入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探索的地方。“越学习越能发现,孔夫子的智慧和伟大。”
今年的论语大会自5月启动,历时4个月,吸引了千余名学子参与。衢州学院依托《论语大会》,加强与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的文化交流,将主题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同学们在学《论语》、赛《论语》的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系统深刻的理解。不仅如此,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联盟学校的加入,也让这次大会别有意义。
“为了参加这次论语大会,我看了不少相关的书,对《论语》、对孔子、对衢州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余湘所在的团队在此次论语大会上获得了二等奖,说起参加此次大会,她感触颇深。“以前对衢州是‘南孔圣地’不了解,现在知道了这背后的文化传承和深远意义,对能来衢州感受学习儒家文化,十分激动。”
衢州学院南孔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吴锡标教授,是此次大会的点评嘉宾。他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吴锡标说,“我希望,《论语》的智慧能陪伴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论语》的智慧也能成就一个又一个智慧人生。”(余蕊 祝丽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