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衢江,一个以衢州的母亲河命名的地方,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6月11日上午,衢州“市域融媒体巡礼大花园”第二站走进衢江区,亲身体验衢江区如何紧扣市委“1433”、区委“1136”发展战略体系,坚持市区一体、聚焦战略落地、加快区域发展,全力打造“活力新衢江、康养大花园”。
黄金水道劲风起,通江达海奔未来。
上午8点50分,衢江港区大路章作业区,一台蓝色大型门式起重机正将从江苏运来的纸浆从船舶上卸下,准备发往浙江仙鹤股份有限公司。
总投资5.55亿元的衢江港区大路章作业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为354亩,预测吞吐量330万吨,设计年通过能力358万吨,港区共布置13个500吨级泊位。
“我们将党旗插在项目上,用好党建统领‘金钥匙’,提前5个月完成水工部分建设。”区交投集团负责人介绍,港区开港后,为衢江沿线的制造业、工业和商贸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运输和低成本的物流,提升了地区产业竞争力。“原本需要32辆大卡车运送的原料,一艘船便轻松地把原料从常熟港运到了家门口,运费节省了三分之一。”该负责人说。
衢江还谋划集“空港、陆港、水港”于一体的多式联运枢纽港,实现从“盆地的花园”向“通江达海的花园”的美丽蝶变。
“头雁勤,春风一夜到衡阳;头雁懒,万里寒云雁阵迟。
来到高家镇湖仁村,采风团成员深切体会到,村庄的发展离不开领头雁的带动,而村支书汪水荣,就是这样一位有担当、有作为的“领头雁”。
整洁的水泥路、雅致的农家小院、绿意盎然的百果园……谁能想到,2008年前,湖仁村是出名的问题村,村庄环境“脏、乱、差”,村集体负债40余万元。全村党员共同签名的“请愿信”,将汪水荣请回了村。在汪水荣的带领下,湖仁村探索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的“湖仁模式”——治村“六法”,带领村庄发展。
当前的湖仁村,以党建为统领,分改善环境、强化治理、强村富民三步走,实现了“二级跳”:从“浆糊村”到资产超过千万元的“先进村”,从“脏乱差”的后进村变成了“白富美”的生态村。
“我们村集体收入近50万元,村民参与村庄治理和村经济发展。”汪水荣自豪地说。党建治理大花园“3752”工作法的一个个篇章在这里找到答案和缩影。
直播挤奶区,以色列进口24位挤奶转盘匀速旋转;生活广场内,酸奶DIY、蛋糕烘焙,引来一拨又一拨游客……来到位于划船塘村的荷鹭牧场,采风团被深深吸引。
“我们以现代化奶牛养殖、牧草及有机果蔬种植、乳制品加工销售、饲料加工等产业为支撑,建成集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循环农业产业综合体。”公司董事长、乡贤阮国宏介绍,项目的发展离不开“党建”的推动。
牧场与划船塘村、安仁村党支部开展党建结对,在项目落地初期帮助企业土地流转、政策处理,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红色保障”。项目进驻后,通过与企业共建基础设施、共抓环境治理、共谋项目发展,解决了附近村民的就业问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村企互利共赢。
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衢江区有关部门介绍了党建治理大花园的经验做法。
“党建治理大花园,要抓住‘人’这个最关键因素,为衢江发展提士气、聚民心、鼓干劲,要答好‘民生’这个最重要课题,为衢江百姓破瓶颈、解难题、办实事,要强化‘产业’这个最根本支撑,为衢江未来蓄动能、添活力、增后劲。”衢江区委书记周向军表示,党建统领是推进各项工作的“致胜法宝”,是基层治理的最大政治优势,下一步,衢江将推动“党建治理大花园”不断向纵深推进,为打造“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贡献衢江力量、展现衢江担当。(衢江发布-衢江传媒集团 作者 丰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