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统领下,开化如何将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

时间:2020-06-17 09:50:00 | 来源:中国网

首页>要闻>

“对于此行的媒体记者来说,开化县的第一站绝不会陌生,它就是金星村。”6月16日下午,浙江省衢州市“市域融媒体巡礼大花园”的成员们来到位于开化县华埠镇的金星村,这个习近平总书记曾考察并寄语的明星村。

沿着枝繁叶茂的香樟大道,采风团的车子缓缓驶入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白墙黛瓦的新式楼房与石头假山、树木灌丛相得益彰。行走在整洁宽阔的柏油村道,采风团一行不时驻足,欣赏着农家庭院里的秀丽风光。

“这些年,依托美丽的生态环境,金星村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投资。”华埠镇党委委员童俊萍说,然而几十年前,金星村还是一个交通不便、山多地少、经济落后,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300多元的小山村。村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挖山、砍树,将污水排入马金溪。原本茂密的山林在刀斧之下日渐荒芜,马金溪也越来越浑浊。

从脏乱差的穷山村转变成如今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这一切都得益于党建统领这根“主心骨”。新中国成立以来,金星村的三任村书记都致力于规划村庄,一任接着一任干,三张规划图画出了金星村如今的屋舍俨然、道路五纵四横的广阔空间。

2006年8月1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金星村考察新农村建设,提出“家家有事干人人有收入”“从‘种种砍砍’到‘走走看看’”的殷切嘱托。村里首先推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村集体的近万亩山林分给各家各户,村民护绿种绿、保护山林的热情高涨。之后,又接连展开了美丽乡村建设、三改一拆、五水共治……2017年起,金星村重点抓起了清洁工程,实行垃圾分类,配置专职保洁员,推行“垃圾不落地”“垃圾无害化处理”。村民们还自发组成河道保洁队,每天巡河捡拾垃圾。

山还是那片山,但林木更加葱茏,全村森林覆盖率高达98%,常年空气质量优良率在98%以上;水还是那片水,但臭气熏天、颜色浑浊的马金溪不见了,原来杂草丛生的江边成了美丽的公园。二十年间,从最初的两三户到如今的三百多户,金星村98%以上的农户都种起了茶。茶园也扩大到1000余亩,仅名茶一项全村每年增收500多万元,茶园成了当地村民致富的“聚宝盆”。

2014年,开化县启动百里黄金水岸线绿道建设,坚持“水、滩、路、堤、景”综合治理,规划起线路全长100公里的滨水绿道,让马金、音坑、华埠等乡镇贯通起来,并将沿线的旅游景点、人文景观、滨水公园串珠成线,“百里黄金画廊”成为了开化“乡村振兴”的主轴。

美丽生态催生美丽经济。2016年,金星村的第一家民宿——深渡,在美丽的马金溪畔开张了,原先在华埠镇上开摩托车修理店的徐卫团率先在家门口吃起了“生态饭”,“现在靠村子里的环境,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我感觉生活很幸福。”徐卫团高兴地说。一人的成功试水,让其他村民动了心思,齐齐追赶起“美丽经济”,至今马金溪畔已经开起了18家民宿。

碧波荡漾、绿树成荫、青山葱郁、叫卖不绝,恍若仙境又沾染尘间烟火,这是音坑乡下淤村带给采风团极具冲击又震撼的视觉体验。一切的美好绝非偶然,所有的努力必有回响。

近年来,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村把治水造景、发展产业作为促进乡村振兴主抓手,实现村集体村民“双增收”。依托“治水造景、富民强村”行动,以经营的理念盘活水资源,打造一条滨水休闲带,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通过发挥土地资源优势以及山水资源优势,加快推进资源统筹利用,创新实施土地流转分红政策,使农户普遍享有一亩地每年805元的租金和500元土地流转分红收益;将零星土地资源盘活,将农户手中资源依法流转揽入村集体盘子,为下於村后续发展建设打好空间基础......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下淤村的发展引来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吸引了国家的目光: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村、原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国家3A级景区村、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6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17年国家第一批绿色村庄、2017年浙江省老年人养生旅游示范基地、2017浙江旅游总评榜之年度美丽景区村、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浙江省特色旅游村等多项国家、省、市、县级荣誉称号。站在当下,展望未来,如何进一步凭借“党建治理大花园”政策,做好“两山”理论,践行“美丽经济”,做细乡村治理,撬动乡村经济,带动乡村振兴是下一步下淤村的努力方向。

“‘党建治理大花园’为乡村振兴衢州版绘好了路线图、作战图,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优势。”开化县县委书记鲁霞光说,“党建统领基层治理”让基层一切工作有了“主心骨”和“定盘星”,让乡村振兴大花园各项工作任务在基层能够一竿子落实到底。下一步,开化将推动“党建治理大花园”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党建红统领源头绿,用科创蓝推动红绿融,让“党建治理大花园”更加多姿多彩,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绚丽出彩。(作者 王小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