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幽径上散落着几张黄叶,秋意渐浓了。趁着秋韵盈眸,我们出门走走,结果车子因故偏离了预设的游玩路线,拐进了位于姜家山乡的衢州农商城。
这里原本是一片丘陵,沟沟壑壑,坟茔座座,早年少有蔬菜庄稼。虽然紧挨毛家村,可若你夜晚行走在接壤村子的毛家岭大路上,衣袂翻飞,那一片深不可测的黑暗里,又枯草疏木萧瑟,胆小的你准会被吓得毛孔倒竖。我就曾被吓过一次,之后每次从毛家村的闺蜜家回来,不是闺蜜和她的妈妈两人一起送我走过那段路,就是我赶在天擦黑前回家。
如今,这片令我恐惧的“蛮荒”之地已摇身变成一座繁华热闹的农商城:一排排银灰色的钢架棚里各种批发物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中间大道上车水马龙,满载货物的车辆在大门口进进出出,使得农商城的大门就像一个开动着的大口子,不停地吐纳着...一位老板对我们说,这里白天忙忙碌碌,晚上霓虹闪烁,休闲娱乐一个也不缺。
这哪里还有一丝过去的影子!那荒芜,黑暗又恐怖的画面,已在时代的车轮下灰飞烟灭。或许午夜梦回时,在心底的某个角落,还能偶遇。不知我那个远嫁他乡、又断了音讯的闺蜜,有没有回来过,若有回来过,是否和我有同样的感触。
从农商城出来,我们来到了我老家六十塘边。
记得,六十塘里旧时水浅、浑浊、河螺蛳很多。暑假里,我常常与毛家村的那个闺蜜来六十塘捞螺蛳。我们腰上绑着鱼篓,手握自制长竿子的捞螺蛳网,在六十塘里安全可控的范围内捞。捞回的螺蛳,我们一般不舍得吃,于第二天早晨天蒙蒙亮时,把螺蛳拿到十里之外的城里去卖。到了过年边,六十塘里的水浅到露出了三分之二的塘底,仅有的水集中在塘中央。村里的壮汉会穿着下水衣,几个人一起提着大网到六十塘中央抓鱼,老弱妇孺则在露出塘泥的边缘地带捉泥鳅,捡螺蛳等。这回收获的鱼或螺蛳,基本上没有人会拿到城里去卖,因为家家户户都想借此过个丰盛的新年。
此刻,六十塘里秋水盈盈,绿波漾漾,水里倒映着蓝天白云。一只白鹭在湖面上斜斜地划着弧线,画到弧线的一个端点时,它来了个蜻蜓点水后又像直升机那样飞向蓝天,最后隐没在阳光交织处。顺着白鹭隐没的方向看去,那片绿色掩映里露出一栋栋高高的白房子,那里便是我的老家,侄儿早已把原来低矮的泥墙屋建成钢筋水泥搅拌的三层楼。当然,站在六十塘边是看不见我老家房子的,因为周围的白房子太高,挡着呢。
六十塘岸边是一条乡间马路。路的另一边,摇曳着一簇簇五颜六色的野菊花,一缕淡淡的芳香夹杂着泥土的清香,向我袭来,好熟悉的尘香!我忍不住转身走向菊花,正要横穿过去时,一辆三轮摩托车从右侧开过来,我想这不是斑马路,还是我让车先过吧,不想,那俩车已早我一步停下了。三轮摩托车上的那位中年妇女朝我笑笑,看我杵在那里,就用手示意我先过。她的笑容很亲切,很干净。亲切得像路边的野菊花;干净得如擦洗过的玻璃,不染一丝尘埃!
这笑容让我想起最近我陪友人去相关窗口办营业执照时,一位工作人员的笑容,那笑容与这位中年妇女的笑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且那天我们没花多少时间就把营业执照办好了,这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以至在回来的路上,友人一个劲地跟我唠叨“今天碰到好人了!”
其实,衢州的好人很多很多:不仅窗口有好人为你办事快捷到位,让你只跑一次;还有斑马路上的司机们自动停车让道,刷亮衢城的每一条街道,成为衢城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此刻就连这乡间马路上的三轮摩托车司机也主动停车让道!可见我们大衢州公民的个体素养、人文精神正在以新时代的方式,在日新月异的三衢大地上绽放文明之花,且芳香四溢!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拥有千年儒风的大衢州,除了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也正走向富有自身特色的精神文明的轴心时代了呢!
我蹲下,托起一朵野菊花,微微闭上眼睛,尽情地吸吮,一缕缕掺合着泥土的清香,直沁我心脾,令我心旷神怡。女儿女婿他们一直在车里等我,可我迟迟不愿离开,我在想,如果我那个闺蜜就在我身边,我们一起感受风挽尘香,丝丝缕缕!一起静听湖面涟漪,一波又一波...那该是怎样一个落日余晖里的画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