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文章类 优秀奖:《烂柯山福地》季风

时间:2021-02-25 14:48:04 | 来源:中国网衢州

首页>网评文章>

他小时候常常从南面进山,要经过好几个村庄。村子里大多是低矮昏暗的黄泥房,只有两三栋贴着白色马赛克的小楼,看着确实像迷失的仙鹤。马路边有一溜村民自建的平房,大大小小,参差不齐,不是饮食店就是小卖部,主要做边上学校的生意,使得原本就不宽敞的马路更拥挤了。

那山就是一座野山,被厚厚的植被覆盖着。虽说有条古道一直通向“青霞第八洞天”,却因为年久失修而损坏严重,不好走。山坳里那座“宝岩古寺”已经塌了一半,残垣断壁间生着一人高的茅草,屋顶上也是。黑洞洞的佛堂仿佛一张歪咧着的嘴,好像随时会吐出什么奇怪的东西。仔细看,里面“咕咕咕”发声的原来是野鸽子。

一路走上去,那著名的洞天光景也不大好,看着只是一个光秃秃的大洞。洞口有“半座”石头亭子,将倒未倒,透着凄凉。洞顶往下垂挂着长长的藤蔓,像一个人急需打理的头发。去洞顶的路陡而狭窄,要拽着藤蔓,扶着石壁,小心挪步,但如果要看“一线天”,要去“最高顶”,则必须这样攀爬上去。即便是星期天这里游客也不多,几乎都是本地人。

烂柯山的后来变化他完全不知道。奔波于滚滚红尘中的人已经忘掉了这世外的“仙山”。直到很多年以后,他沉下来了,静下来了,慢下来了,山水才又与之重逢。当他扶老携幼,重走山路的时候,却发现了“大不同”。

首先是农村变样了,新村的民房根本是一幢幢别墅,村子里的路和从前的马路一样宽,一到夜里,路灯雪亮雪亮的。再是那条老旧的马路彻底变样了,违建的小屋拆了,马路宽敞许多,路边上有新建的花圃,种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花草。可真是一条宽阔漂亮的大马路!

他熟悉的南山门就在新马路边上,衢州高级中学北侧,一个水泥大斜坡上去就是了。南山门自古就是烂柯山的“正山门”,一九九三年烂柯山风景管理重建了四柱三开间的石牌坊门,叫“柯山门”。过了柯山门,沿着“新”古道在密林中走上一会儿,就到了梅岩。梅岩上有“灵龟听经”和“仙乐台”,有一九九三年开发的四个岩洞,洞里有太上老君像、姜太公钓鱼、八洞神仙和文王演卦像等。游仙台的地面上刻着一幅八卦图,足有五十平米大,台子四沿遍布青苔,附满了爬墙虎,下方有一排水杉,高大雄健,好似穿着冬装的卫兵。人在台子上,自我感觉能呼风唤雨。

过了梅岩就是赤松岭。赤松岭背有一座石亭,是一九九二年重建的。古亭无名,今名“悦仙亭”。仙人看不到,凡人们行到这里歇歇脚,吹吹山风,听听松涛,倒很有些愉悦。“也许亭子就是为我们造的吧?”他心里这么想,“你瞧那‘仙’字,难道不是一个‘倚着山的人’吗?”

下赤松岭,直行到了莲池。莲池长方形,约一个操场大小,被一条小路分成了东西二池。其夏有灿烂娇颜,秋有洁白香藕,冬有枯叶和瘦茎可供赏玩,是个好池子。据说古莲池里盛开一种纯白色的“玉井莲”,别有韵味,宋人白玉蟾在他《烂柯山》一诗里曾经提到:“吟余池上聊欹枕,风雨潇潇吹白莲”。一九九四年重建莲池时种了六个品种的荷莲,唯独白莲还在等待有缘人的慧眼去发现呢。

过了莲池就是烂柯山景区大门了。站在门外已经听到阵阵梵音直冲云霄,那是宝岩寺。宝岩寺始建于梁大同七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五十九年了,历史上曾屡遭损坏,一度改作他用而僧侣被迫还俗。一九七九年落实宗教政策,归还庙址,一九九二年衢州佛教协会开始修复寺院,如今已颇具规模,香火日盛。庙门僧众颇多,还有常驻的居士,一班佛门弟子每日清心礼佛,晨钟暮鼓,早晚功课,四时无休。宝岩寺每年都要开办香市,不少信众远道而来,是本地一件盛事。

宝岩寺到青霞洞的路新修过了,现在是一条宽阔平缓的青石板路,上山一点都不累人。他偶然发现地上有简单线条刻着的水瓶和祥云图案,猜这大概是在祝福每一位游客“平安吉祥”或者“平步青云”吧。不禁莞尔。

山真是不高,不多远就到了“青霞第八洞天”。先看到的自然是高高跃起的石梁,他忍不住又叹一声:“真鬼斧神工!”洞口原来只剩半拉子的日迟亭重建过了,是仿古的青石八角亭子,亭子尖上还落着一只若有所思的仙鹤呢。消失已久的“青霞第八洞天”石柱子也重新立了起来,背面还刻上了“重修日迟亭记”。

衢州市园林管理处在石室洞天内重修了围棋盘,用的是厚十厘米,长宽各九十厘米的青石板,共计三百二十四块。这可了不得,这样的围棋盘全天下找不到第二块!石室东面的石壁上有明衢州知府李遂题写的“天生石梁”四个大字,明艳艳的红,每个字足有方桌大小。他在石室里感受新鲜又清凉的山风,不免恍惚,一忽儿觉得世事稀松平常,大可轻松如斯;一忽儿又心生焦急,想着咱们快点下山吧,可别耽搁太久,也被什么东西偷换了人间。

通往“一线天”和石梁顶的小路做了石头台阶,靠外侧做了仿木桩的水泥栏杆,方便攀登也提供了安全,看着还美观。石梁顶真是看风景的好地方。你往北看,高楼林立、流光溢彩的地方是衢州市区;西北方较近处,楼房成片、塔林密布,一到夜里火树银花的地方是衢化;东面热闹景象不输市区的是东港开发区;而南面是一片葱茏,此起彼伏的山峰仿佛休息的绿色羊群,衢州最高峰“水门尖”则是一个高大沉默,面目不清的牧羊人。

他晓得道教在唐代便封这里作“七十二福地之烂柯福地”,还曾经有过一座“仙集观”。咸丰年间道观毁掉了,再未重建起来。他认为这一千多年来中国朝代更迭,战乱不休,“福地”周围的百姓没有享受过几天“清福”,神仙之道既然败了,便由着那道观衰落而去。他还认为现在的烂柯山真是不折不扣的“福地”,证据就是无处不见的美好和一张张祥和快乐的面孔。这根本不用金石雕刻的“洞天福地”来证明,也证明不了。真正不朽的丰碑,从来只在人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