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释“衢”:“四达谓之衢”。衢州,地处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东可进两浙,西可入赣东,北可上皖南,南可下闽北,“衢州”之名,名副其实。
清代著名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考察完衢州的地形之后说:“守两浙而不守衢州,是以浙与敌也;争两浙而不争衢州,是以命与敌也。”而顾祖禹则未对安徽黄山、江西上饶、福建南平做出过类似评价。衢州也不负历史,自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以来,几乎每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有涉及衢州。
南宋“衣冠南渡”,孔氏家庙落户衢州,衢州自此文化大盛,“南孔圣地”美名随之而至;元朝末年红巾军曾到过衢州,还留下了“浮石渡天子”的传说;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衢州道台黄大鹏率军坚守衢城,誓不降清,表现出坚贞的民族气节;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率军围攻衢州91天未克;大革命时期,东路北伐军由衢州而入浙江,拉开了浙江革命的新序幕;抗战时期,浙赣战役中的衢州成为了中日两军争夺的一个焦点,据《国民党正面战场》一书介绍,蒋介石曾准备在衢州组织一场大型会战,后因全国战场总体形势变化而不得已作罢。
从历史的角度看,衢州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意义。而今新时代环境下,衢州更是迎来了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新机遇。
如果单从GDP的数据来看,衢州与毗邻的黄山、上饶、南平三地市相比并没有优势,但是从地理区位上来说,衢州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城市中唯一同时与另外三省交界的城市,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另外三地市无法相比的。
《劝学》里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习需要借助于外物,发展经济同样也需要借助于外物。放眼整个长三角经济圈,衢州比闽浙赣皖边际的另外三个地市都更接近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区域,更容易受到长三角经济发展的辐射,更方便“假于物”以促进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下,衢州市委市政府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借外部之推力,激内驱之动力,在市委七届八次全会上不失时机地做出了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决定,描绘出衢州发展的新蓝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是衢州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必将开启衢州发展新征程,展现“窗口”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