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衢江边的码头上,我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活力新衢州”的游轮,站在游轮的甲板上,凉凉的秋风在脸上轻轻地拂过,眺望远处,那里有着没有被高楼打扰的青山,聆听近处是哗哗的没有垃圾拜访的绿水,这些青山绿水把她紧紧地环绕着,一笔一画地勾勒着这里的一城一池,注入属于她的灵魂,这就是四省边际中心城——衢州。
一首诗,一段史,经过时间的洗礼,印刻在城墙上,化作不可泯灭的记忆。坐一艘小船,从衢江里划过,粼粼发光的水面不时泛起白色的小浪花。江边偶尔有妇人捣衣,把自然与人文牵在一块儿,不可分离。江的一侧是西区大草原,嫩绿一片,大片的草地上几棵绿树闲适地扎根在这里。小小的水洼映着个个笑脸。人们在宽阔的草地上奔跑,把一个个五彩斑斓的风筝抛到空中,让它随风飘舞,让它带走工作繁忙的思绪,带来无数个五彩斑斓的梦想。
江的另一侧正是水亭门,创伤累累的古城门历经各种疮伤,依旧饱经风霜的挺立。坚定、毅力、和坚持永远地刻在每一个衢州人的心里,融入每一个衢州人的血液里。最爱夜晚,经现代化的技术处理,在古城墙上把衢城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展现,令人震撼。
有水既有山。只见远处山上的绿被一层层地铺开,每一层都不同,像是层层搭建的积木。风一吹,一边倒去,又显现出另一种不一样的风情;不一样的色彩,点缀着黄的、粉的、红的、亮闪闪的。天脊龙门的一线索桥,药王山的活泼弥猴,六春湖的环保湿地,江郎山的神州丹霞,把衢州这个城市和美景划上等号。
从游轮上下来,走在城市中心黑亮的柏油大道,收入眼底的是拔地凌空的大厦,层层叠叠的立交桥,亦或是雍容典雅的青瓦白墙,虽没有了绿水青山,但高楼间那些枝繁叶茂的大树们,公园内那些参天的古树们,以及府山街道上已有700多岁的孔庙都在宣告着,这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的古城,比起这些水泥高楼,他们才是这坐城市的前辈。贯入耳边的是车水马龙的喧嚣,建筑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还有校园里远远传来的朗朗读书声。所以在这儿,现代与古老并不冲突,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与和谐。天边才开始发白,路上就有红马夹开始指挥礼让行人;提着环保袋,认清红绿灯已经成为每个衢州人的习惯。生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有拼劲儿,都充满希望。迎面遇到生人也好,熟人也好,总是面带微笑,在快节奏的时代不学冷漠寡言,也不学闲人,慢条斯理,该快就快,该慢就慢的生活为这幅画作又添上大大一笔。
在水亭门的江边,我又一次乘上印刻着“活力新衢州”的游轮,在悠扬的汽笛声中,城市在我眼前移动起来,这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在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的带领下,正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现在它已不再只是座古城,也是一座功能配套齐全,环境宜人的现代化新都市,浙皖闽赣四省边际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