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坚(资料图)
其一,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看,唐宋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而浙江又是宋代文化高度发展的中心,甚至也可说是当时世界文化高度发展的中心,马可波罗游遍世界之后说杭州是“天城”。因此,浙江人研究宋代文化,相对更有历史的亲切感。
其二,宋、金战争之后,宋朝大败,金兵穷追不让,先是要“立马吴山第一峯",继而要灭宋而代之。赵氏皇族及投降派一味沿近海逃跑,从浙江、福建直至广东,最后覆灭于南海零丁洋。而始终坚持斗争的抗战派,屡遭排挤打击,没有跟随投降派南逃,但又无力重返前线,只好隐退到当时相对稳定的浙西、赣东(主要是衢州至上饶一带)农村,伺机再起,常山即是一个据点。他们虽身已退,但心未死。诗歌即成了他们表达不灭心志的重要工具之一。
其三,唐诗之路上的那些唐诗,主要内容是赞赏名山大川的壮美,这自然是优秀文化遗存。而宋代诗歌(包括一些词),除了与上述唐诗相似内容而外,更或明或隐地蕴含有报国之志、爱国之举、强国之念!这或许是宋诗之河与唐诗之路同中之异的一个方面,也或许是宋诗之河的文化底蕴之一。
其四,文化是一种载体,是思想和心志的外在表现。常山河流淌的千年宋诗,也流淌宋代有识之士对祖国山川和故国故土深爱的心血。(作者系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杭州大学党姿常委、中文系主任 陆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