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不在远方——在创建“宋诗之河”文化品牌中完善自我

时间:2021-03-02 15:01:57 | 来源:中国网衢州

首页>研究成果>

常山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江南水乡风物清嘉的文化名县这一战略决策后,全县上下都围绕着这一工作目标紧锣密鼓地努力着,奋斗着。然而,我个人认为这一决策,只是常山县建设文化名县的一个努力方向。要真正做到名符其实,需要有个摸得着,看得见的文化品牌项目,这就是创建常山江“宋诗之河’ 文化品牌。并为之付绪实施,为之进行研究。

诗在远方,那就是一种向往,一个梦想,一个文化人的罗漫缔克。她寓意美好,境界高远,只能给你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而对现实社会中的普通民众,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说,远方的诗,深藏在象牙塔中的艺术,要让他与现实社会接轨,让她服务民众,造福人类,服务美丽乡村建设,那是一门值得认真研究的学问和艺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生的追求。让诗词变为有血有肉,有情有景的东西,变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靓点,成为新农村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就需要我们去努力,去挖掘,去奋斗。去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让自己成为一个敢担当,负责任的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承人,让古老的中国传统诗词为社会主义大花园建设服务。

常山自古就有’八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千百年来受吴楚文化熏陶。拥有屈原《离骚》式楚文化的悲壮与豪迈,也有着江南温文尔雅的吴越文化的清新靓丽。自东汉218年建县至今的1800个春秋中,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多少南来北往的士子从这里经过,他们留下了无数的诗篇。特别是自唐末五代后,北方政治中心渐渐南移。很多官宦、士子都随之南迁两浙。北宋之后到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更是规模空前。南方的学子。官宦也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并源源不断地经过常山,隐居常山,常山本地的学子,也如泉涌。有从这里乘船经常山江东去京城赶考的,有从京都西归的省亲访友的。不管是北上汴京,还是过两广闽赣,大都要经过常山。他们或吟咏山水,或詠物明志,或唱和传情,或怀古思幽——,为我们这座古老的山城留下了不计其数的文化瑰宝和绚丽诗篇。让我们这条江成为一条诗的河流,因此我们县的有识之士利用宋代文化在常山繁荣的特殊现象,赋于了她一个美丽的名字-----“宋诗之河”。

新时代号角吹响,常山县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江南水乡风物清嘉的文化名县,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配合衢州市委、建设衢州大花园,为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于是提出了创建“宋诗之河”文化品牌,并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赞赏,也深得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为打造乡村旅游,让家乡建设艺术化,让高雅的古典诗词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装点自己美好家园,一座小镇、一条老街,一个田园,一个古渡,都是一道美味佳肴,都是一道靓丽风景,都是成为让人赏心悦目艺术品 ,让诗不在是普通人深感遥远可望而不可及的精神产品,而是看得到,能享受的美丽家园的一部分。不在远方,是在身边。是让人产生无限遐思一道风景。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创建“宋诗之河”文化品牌,常山县诗词楹联学会,作为一支专业性很强的诗词团队,身感责任重大,如何切入,应该怎么干,如何乘此东风,为宋诗之河文化品牌的创建增光添彩?2019年初,我们向常山县文联,提出了创建“浙江省省级诗词之乡”。经县文联同意,上报到县委宣传部,由宣传部再立项并经县委,县政府批准,正式向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提交审报文件。

根据浙江省诗联学会提出的创建“省级诗词之乡”的要求,结合我县打造“宋诗之河”文化品牌的实际需要,我们常山县诗联学会,开展了诗词“六进”落实工作。诗词六进就是“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和“进景区”。在县委宣传部的主持下,在县文联的具体安排和落实了这样一批比较有基础的单位。以省级诗教基地常山县阁底小学,县委宣传部对口单位常山县招贤小学和常山县职业中专业为“进学校”样板区。芳村镇这个千年宋镇和县文联为“进机关”样板区。文峰,屏山为“进社区”样板 ,宇红石博园为“进企业”样板区。三衢山景区为“进景区”代表,招贤村,何家乡为“进农村”样板区。为了有关单位落实工作,选作品,选场地,送诗刊,我们都全程跟进指导。另外,为了宣传宋诗之河,诗联主要负责人,还亲自撰写关于宣传一百首经典宋诗的解读广播稿,参加县传媒集团的广播节目---喜阅课。与县作协骨干会员一起开展经典宋诗品读研讨会。诗联采用两条腿走路,一是走出去,向已验收成功的中华诗词之乡,浙江省省级诗词之乡遂昌学习,向他们取经,交流创建心得和创建的成功经验。二是请进来,今年五月份由常山县县委宣传部和浙江省诗联学会共同主办的省“青春诗会”暨常山江“宋诗之河”采风活动。邀请诗联的专家学者们前来指导把脉。再就是和兄弟县市的诗联同行,武义,开化,衢江等诗联相互交流学习。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既宣传了我们常山的“宋诗之河”文化品牌,又提高了常山县诗联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自创建省级诗词之乡工作开展后,学会组织会员,到常山江上游何家乡,忠简古渡,定阳古县址;到招贤古渡,杨万里纪念馆采风。并写了数百首诗词联曲。今日常山报还为我们出了专版。我们也在学会会刊“定阳诗韵”上开了“宋诗之河”专栏。还吸引了一批古典诗词创作爱好者。随着我县轰轰烈烈的开展打造江南水乡风物清嘉的文化名县战略决策的部署,创建宋诗之河文化品牌,成为我县建设美丽乡村的一大亮点。宋诗田园,招贤酒,千年宋街等吃住游三个方面的开发,研究,都会成为我们县诗联关注的焦点。

(作者系常山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常山县宋诗之河文化研究会会员 谢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