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宋诗文化 凝聚自信力量

时间:2021-10-08 15:38:39 | 来源:中国网衢州

首页>媒体报道>

深耕宋诗文化  凝聚自信力量

——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常山样本”

山水滋润着土地,养育着一方人,而文化则浸润心田,衍生出一个城市的气质。这些年来,历届省委接续推进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文化浙江等文化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浙江特点的文化发展之路。常山紧贴时代需求和省市部署,稳步推进文化品牌打造、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阵地建设,坚持打造以“宋诗之河文化带”为核心的文旅融合样板地,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推进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文化盛景”图。

这里,有源远流长的宋诗文化;这里,有道不尽的名人轶事;这里,有熠熠生辉的孝老文化;这里,有不断涌现的“最美”人物……漫步如今的常山大地,处处闪耀着文化之光。

举文化旗帜

党史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今天要讲的故事,主人公叫董日钟……”在芳村镇横山路村的中共西源区委地下联络点旧址,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员何冠琦向大家讲述了乐丰桥和抗日英雄董日钟的故事。在常山,像何冠琦这样的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员有1685人,他们走遍常山的每寸土地,讲述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8090说”开学第一课巡回宣讲活动

截至目前,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已组建10支骨干宣讲团、50支宣讲分团(队),他们走进机关、村社、学校、党校、企业、商会、协会、社团开展宣讲5000余场次;常态化开展“周一我在讲”“周二我来讲”,目前,已开展各类宣讲活动4000余场,受众30万余人次;举办微党课大赛、“推进‘八大行动’讲好常山故事”等主题宣讲大赛;开展导师宣讲辅导活动30余场,受众800多人。

文化的旗帜,高高飘扬。青春的声音,掷地有声。

拓文化阵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切辣椒的话先横一刀,然后再这样竖一刀,到时候吃起来会有颗粒感,口感会好很多。”在何家乡长风村的文化礼堂,一场关于辣椒酱制作的培训在这里举行。农技培训、就业指导、反诈科普……这些对老百姓大有益处的培训,何家乡每个村每个月都要开展2次以上,拓宽了老百姓的视野。

农村文化礼堂是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被视为常山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号工程”。从探索建设到扩面提质,全县已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80家,社区文化家园9家,企业文化俱乐部2家,城市文化公园1个,特色文化主题展示馆41家,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其中,三星级文化礼堂43家、四星级18家、五星级13家。

▲紫港中学师生美术作品展

为推动文化礼堂的高效管理、长效运转和有序使用,提升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水平,常山还举办了2020年度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员培训班,开展了第二届农村文化礼堂“三十佳”评选活动,让文化礼堂里人才济济。

▲公益吉他课

刚刚过去的暑假里,县文化馆陆续开办了中国鼓、少儿声乐古筝、蛋雕、爵士舞、剪纸等免费公益培训课程,吸引了众多学生及家长前来学习。“我们今年已经开展110班次全民艺术普及公益课程,目的是增进全民艺术普及,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推进‘文化惠民’,让学员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乐、学有所成。”县文化馆馆长王馥芸告诉记者,文化馆一直致力于公益文化培训、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此外每年还要“送戏下乡”150场,开展乡村美育工作,把最接地气的文化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近年来,常山不断加大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力度,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产品服务精准供给水平明显提高。

文化的阵地,发挥着集群效应,正凝聚着最大的合力。

显文化自信

精神文明稳扎根

精神的力量,深远持久。在常山,市民道德素质不断提升,道德新风尚不断涌现。2021年以来,“用爱唤醒植物人丈夫”的李忠仙荣登4月份“中国好人榜”,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琚江美获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李忠仙、陈金良、占念七3人包揽2月份全市“浙江好人榜”,王朝林、徐时鉴等11人入选衢州市“有礼标兵”……截至目前,常山入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中国好人5人,浙江省道德模范2人,浙江好人23人,最美衢州人年度(提名)人物23人(团队),衢州市有礼之星23人,“最美现象”愈演愈烈。

▲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近年来,常山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14个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190个村(社)文明实践站建设全覆盖,“两堂一中心”有效融合,辉埠镇、大桥头乡濛桥村、青石镇大塘后村等一批示范所、站建设富有成效,春泥计划、劳动者港湾等文明实践点有序推进。

在常山,过斑马线,总有为你停留的车辆。

在常山,联创的志愿者、路边的红马甲,成为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常山,村庄探索出了“诚信智治”模式,用诚信积分治理村庄……

文化的自信,在传承中构筑,凝聚起强大的向心力。

续文化根脉

擦亮“宋诗之河”文化品牌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常山江自古以来就是水陆转运、舟车汇集之地,宋室南渡以后,更是两浙连接南方诸省的重要枢纽,繁华一时。陆游、杨万里、辛弃疾等众多诗人沿常山江赋诗吟咏,留下宋诗3000余首。

常山江“宋诗之河”的美誉由此而来。

为进一步打响“宋诗之河”知名度,推动“宋诗之河”文化品牌在常山江畔落地生根,常山从历史、地理、宗教、文艺、民俗多角度开展“常山江宋诗之河”文化遗产家底排查,解码文化基因,编印出版《常山宋诗一百首选注》;建立“常山江宋诗之河”研究资料库;建设“宋诗之河”文化项目;开发“宋诗之河”旅游产品……宋韵文化在这里流淌,再谱新篇。

8月31日,在位于紫港街道的泓影文创园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抢抓晴好天气,忙着外墙粉刷。作为“宋诗之河”沿线工程之一,泓影文创园的办公生活楼、教学楼主体部分目前已完成施工,剧场也完成了屋面钢结构施工。建成后,文创园内不仅可以承办各类文化娱乐活动,还有剧场演出、婺剧教学排练、网红直播等,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将得到进一步地满足。一大批“宋诗之河”沿线工程如北门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博览中心、金色同弓田园综合体、一江两岸夜景亮化及夜游项目等正快马加鞭建设中,以充实常山的文化资源。

文化的根脉,在常山江畔赓续绵延。

展文化魅力

文艺创作佳作迭出

常山是著名的胡柚之乡,有600多年的胡柚栽种历史。如何将独具特色的胡柚产业延伸到文化产业?2013年初,县委宣传部联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浙江吉盛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设计了以“常山胡柚”为原型的“胡柚娃”卡通形象,创作了“胡柚娃”动漫卡通系列作品,包括《胡柚娃之胡柚诞生记》《胡柚娃之拜师学艺记》《胡柚娃之保护祖宗树》《胡柚娃之仙果奇缘》《胡柚娃之保护水资源》《胡柚之不速之客》六部手绘动画片;每部30秒的《文明出行》《爱城护绿》《清洁家园》等6条公益广告片。胡柚娃玩偶、扇子、铅笔、U盘以及胡柚娃连环画和画册等文创产品相继问世。2019年,首部动画电影《胡柚娃》完成制作,并于2020年在全省112家影院上映。

小小胡柚摇身一变,成为了常山的卡通“代言人”。优秀的常山人物故事也被改编成戏剧搬上舞台,广为传唱。

▲《战士》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首演

今年5月,大型现代京剧《战士》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首演,战功赫赫却隐功埋名六十载的“战士”胡兆富的故事被搬上了舞台。这部由浙江京昆艺术中心和县委、县政府联手打造的现代京剧剧,作为2021年浙江省庆祝“建党百年”重点献礼演出剧目,在全国完成了超百场巡演,先后入选了2020年浙江省舞台艺术创作重点扶持项目、2020年浙江省衢州市文化精品重点扶持项目、2021年浙江省“文化艺术基金”项目评选。

文化的魅力,在舞台上和荧幕中熠熠生辉。(来源:《今日常山》报纸,作者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