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区石梁溪十二堰:一堰一景十八弯

时间:2022-09-27 16:35:12 | 来源:中国网

首页>柯城>

行走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石梁溪沿岸的生态绿道,看流水潺潺,司马堰、海龙堰、坎底堰、关王堰、猫儿堰、枫林堰、麻蓬堰等石梁溪十二堰共同构成了“一堰一景十八弯”特色景观群,让人赏心悦目。

石梁溪是全省全流域治理的先行地,在治理中,柯城区将保障防洪安全放在首位,探索“空间换堤”、“软包硬”堤岸建设新理念,通过湿地修复、退堤、植物补种、便民设施的建设,实现河湖资源保护利用,既补齐了防洪薄弱短板,又恢复和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形成一堰一景。同时,从单一岸下治理探索水岸同治,全力打好全流域实施生猪禁养、全流域截污纳管、全区域河道禁采、全辖区洁水养殖、全覆盖落实三级河长制等组合拳,将水质污染源头消灭于岸上,水质合格率达到100%,实现“黑臭河”向“风景美”转变。以水美村、以水兴业、以水富民,创造出一幅以生态带动发展、以发展反哺生态的幸福河湖画卷。

石梁镇坎底村最大的地标莫过于坎底堰,落差仅0.5米的堰坝以块石渐次堆砌出6层叠水效果,流量大时,溪水层层砸出水花。人们在享受一湾清冽溪水的同时,还领略到迷人的水景观。每年夏季来临,坎底就成为网红地,前来戏水、游泳的市民不断。

这一“卖点”源于最初在河道治理中融入的巧思,打破条块分割,以一种综合的视角考虑河道治理。当地水利部门秉持治水、造景、创富、反哺生态的思路,将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休闲、文化及产业发展综合考虑,形成“治水与治岸同步、功能与形态同步、全市域与全流域同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的衢州综合治理模式。这也让坎底收获了实打实的“生态红利”:村里原来大都靠柑橘种植和进城务工为主业,每户年收入在2~3万元左右。这几年因为水带“火”了村里经济,村民们陆续开起了小卖部、农家乐。生意好的人家,靠卖泳衣、救生圈,一年就能挣四五万元,做得好的农家乐,一年赚十来万元。

水生态带动村民富起来的同时,也让大家意识到保护水就是保护“钱袋子”的重要性。坎底村党员干部自发组织开展巡河保护。村干部介绍,最火爆的七八九月份,他们6个人一班,每天分片包干巡河,保护好这条溪,已经成了村民们的自觉行为。

以水兴业,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特色,打造“流域引客、景区留客”的流域乡村休闲游产业带,石梁溪从河湖治理正迈向打造共同富裕的溪带。

在石梁溪流域整治中,当地修复或兴建起司马堰、海龙堰等数条各具特色的堰坝,以及依托金庸武侠文化与沿线堤岸、滨水景观带融合而建设的金庸文化广场、十三太保壁画等。以水利项目为基础,大力开展麻蓬未来乡村建设:奔涌大气的海龙堰旁,以《碧血剑》中温家堡为原型的休闲茶吧已建成结顶;石梁溪畔,一座三层高的“龙门客栈”拔地而起,主营武侠主题餐饮;而原先的金庸文化广场直接成了武林大会的打擂场地。优越的水生态景观和优质的水资源,直接吸引到浙江静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投资兴业,先期投资1亿元的稻虾供养项目直接落户石梁溪边,因水而兴的新麻蓬,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又一好去处。(胡文佳 章卫平 聂歆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