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古堰群:贯通府城南北的供水“大动脉”

时间:2022-09-27 16:34:41 | 来源:中国网

首页>衢江>

远古时期,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用水择滨水而居,随着农业的兴起,人们对水的需求更加广泛。但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衢县)水资源分布与空间分布不均,造成作物生长不调,开启了借助水利设施实施人工灌溉和排水排涝的时代。拦河筑坝,开渠引水,灌溉农田,供给人们生活用水的堰坝,蔚为壮观。衢江区数十座古堰坝构成了贯通府城南北的供水“大动脉”,对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的已经被水库、塘坝代替,有的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久用不衰。

衢江古堰多用块石、砂卵石、竹木、柴草及黄土修筑,易受洪水损毁,“时筑时记,不能垂父”、常修常垮。衢江辖区内有文字记载或相传建设年代的古堰有宋代东迹堰(杨赖堰下游,长120丈,灌田3.70万余亩)、草鞋堰(灌区2000亩);元代桃枝堰(长50丈,灌区10万余亩);明代和平堰(又名吾平堰,灌田400顷零)、轮胎堰(又名吕塔堰)、青石堰、清潭堰、千斤堰(长40丈,灌区3万余亩);清代有王郑堰;另有黄岩堰(灌田1000亩)与章堰时间年代不详。这数十座古堰坝贯通了衢县府城南北的供水大动脉,带动了衢江农业发展。

东迹堰与石室堰、杨赖堰均为乌溪江古水利工程,史称衢州“三堰”。据《衢县志》载,东迹堰创建于南宋时期,相传由南宋西安(衢县)县丞张应麟倡导修筑。除了灌溉农田,还有水运之利。每年春夏之交的丰水季节,乌溪江上游的柴、炭、靛青、茶叶、竹木制品等山货装船外运,木排、竹筏沿江而下,均需经东迹堰运至樟树潭码头,然后转运外地销售。但因灌溉需要而封堰,往往影响船只、木排通航。历史上曾因灌溉和船筏通航抢水,多次发生水利纠纷。

据《衢县水利志》载,为调处农田灌溉与船筏通航的用水矛盾,当时的官府多次对东迹堰明确规定了封堰、开堰日期。如旧制规定,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封堰,九月初一开堰。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县令陈鹏年改为每年六月初一封堰,八月初一开堰。康熙四十四年(1705),经省院批复,仍定四月初一封堰,九月初一开堰。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及嘉庆二十一年(1816),府、县衙门两次立碑,限定每五日闸水一日。东迹堰“限定每五日闸水一日”石碑为嘉庆二十一年(1816)所立,结合文献资料考证,碑文大意为,东迹堰“乃四十四、五、六、八庄二十余村(今樟潭街道三口畈一带)之水利命脉”,“养活数万生灵”,灌区“计完国课(税)三千余两”。为东迹堰制定用水规矩,事关国计民生。

青石堰位于全旺乡双盈头村。明宣德年间修建,清咸丰年间倒塌。光绪十八年(1892)由衢、龙两县三乡筹募大洋一千余元重修,以三合土、黄石砌成,立有堰碑,记载“灌田万亩有零”。民国三十二年(1943)因部分堰体被洪水冲毁,重新修复,用黄石800块、石灰3万斤,石工80工、民工1000工,投款2万余元。建国后,1951年港区内衢、龙两县农民为用水发生斗殴,双方干部借鉴青石堰碑记,证实在清光绪年间两县即共用堰水;为加强管理,两县三乡联合成立青石堰水利委员会。1952年春,洪水冲毁堰体,新修泄洪闸3孔,每孔宽2.7米。修建后堰长104米,高3.1米,顶宽7.5米,引水流量每秒0.5立方米。实灌全旺、高家、安仁3个乡镇8个行政村农田2500亩。2020年由衢江区水利局主导进行加固翻新,重新修建碑亭。

据《衢县志》记载,草鞋堰又名石堰,始建于宋朝,原临时堰屡遭洪水冲毁,堰址以上集雨面积218平方公里。1966年动工改建为浆砌块石固定堰,1969年建成。该堰实灌峡川、李泽两乡耕地2720亩。1986年为在东坑口公路桥下兴建峡川电站而扩建东干渠渠首段,将引水流量增加到每秒4立方米。作为峡川、李泽两乡的重要灌溉水源,东西进水、排水闸仍在发挥作用,1996年修建的固定堰堰坝目前整体保存完好,水量丰富,仍发挥着重要灌溉作用。

黄岩堰位于衢江区横路办事处黄岩堰村南50米,属上山溪流域,上山溪又称罗樟源,长36.8公里,流域面积155.9平方公里。源于衢江区大洲镇石屏村杨梅岙,堰坝位于黄岩堰村边,为翻板堰,水体清澈。据《衢州地名志》记载,唐、宋、元、明、清历朝对黄岩堰都十分重视,设有堰长,专人管理,后由黄岩堰村、开元寺村和沙埠村三个村共同出资修缮管理,该堰分布面积120平方米。用于堰下游三个村的农田灌溉,现在由于乌引工程的启用,该堰已闲置不用。黄岩堰是衢州南最大的古水利工程之一,村以堰得名。(胡文佳 章卫平 徐小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