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衢州市场监管系统紧贴地方中心工作,在提升智慧监管水平、深化审批服务改革、保障社会民生安全、优化放心消费环境、赋能市场主体发展、助力中心工作等方面开展了大胆探索和生动实践,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十年,稳进提质显担当。衢州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率先在全省推出企业开办110计划和企业注销111计划,实现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日办、零成本”,企业注销“一件事一键预约一揽子办理”。推动开办在内的51个市场监管高频事项“全市通办”,39个事项纳入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城市“跨省通办”。全市登记在册市场主体从2012年的103975户,跃升至2022年10月底的285414户,年均增幅达17.4%。
这十年,履职服务提动能。衢州聚焦“工业强市、产业兴市”重大任务,推动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质量攻坚行动。积极实施“千企创牌”计划,培育品牌库企业226家次,新增“品字标”产品37个,新创政府质量奖企业8家。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全市注册商标从2012年的8687件,跃升至2022年的59292件,近五年来实现专利权质押融资超过20亿元。推进公筷公勺推广使用标准化试点,牵头制定并发布9个系列地方标准,持续助力“浙江有礼衢州先行”。
这十年,除险保安守底线。衢州大力推进各地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四个最严”,市县乡三级责任体系实现全面覆盖。针对医疗机构药品质量、无证经营药品、非法渠道购药、挂靠走票等重点内容开展专项整治,药品安全满意度达到90.88。建立特种设备安全联席会议制度,督促、指导乡镇(街道)和园区管委会实质性履行“四项基本职责”。聚焦危化、危包等12类重点产品,开展质量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治理攻坚。
这十年,数字改革出成果。衢州深入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多场景应用”国家级试点,创新推出“企业身份码”,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达23.91万次,总使用量达103.9万次,“企业身份码”调用验证96.93万次。加快推进居民生活领域“零废生活”应用,实现71个社区覆盖,活跃用户数达14万人,累计回收生活垃圾22605吨,累计碳减排量达29682吨。构建“衢药安链”中药追溯系统,累计为627个品种的中药饮片赋码3675批次,实现中药饮片从生产到流通全过程追溯和风险预警。
这十年,聚焦民生善作为。衢州在全省率先启动“放心消费在衢州”创建行动,培育放心消费单位建设7000余家,2021年全市放心消费指数达到0.8760。在全市农贸市场经营管理领域全面践行和融合“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全市38家城区农贸市场全部完成“双体系”建设。做实送药上山进岛民生实事工作,打造便民服务点为质量过硬的“精品工程”和“民心工程”,全市共运行便民服务点29家,升级民生药事服务站25个,各服务站平均药事服务260人次以上,惠及周边群众84514人次。
这十年,持续发力谋共富。衢州在全省率先出台小微企业培育库管理办法,实施开展“个转企”工作,全市已建立个转企后备库800家,完成“个转企”411家。深入推动小微融资破难行动,截至9月末,全市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分别新增271.2亿元、84.51亿元,余额增速分别为34.4%、25.9%。推进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常山胡柚”率先列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保护名录,成为带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开发中药富衢项目,通过企业望药、(政协、人大)代表问药、监管人员闻药、药安管家切药,放大衢州中药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