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建设幸福美丽开化

时间:2023-01-29 16:36:57 | 来源:中国网

首页>三衢纵览>

开化县位于钱江源头,浙江省西部,是全国重点林业县和全省重点林区,于2018年3月申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同年8月获国家林草局批复同意,2019年8月《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7年)》通过专家评审并颁布实施。通过4年建设,国家森林城市33项评价指标已全部达标,经自查,全县林木覆盖率达82.29%,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46%,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2平方米,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44%,道路绿化率达89.1%,水岸绿化率达到95.0%。

一、锚定“新目标”,高位决策推动。

一是高规格动员部署。为加快推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2018年12月26日,举办了创森启动仪式,县四套班子、市林业局局长、省林业局正厅级领导吴鸿出席参加仪式。2019年9月17日,召开创森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创森工作,要求全县上下树牢“一盘棋”思想,形成合力,抓好落实。2021年3月5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创森推进会,进一步坚定决心,全力打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攻坚战。

二是高质量编制规划。组织、邀请省市县相关专家对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进行商讨研究,并委托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为规划编制单位,根据开化县域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结合开化发展总体态势和自然环境特点,高质量编制了《开化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7年)》,确定了“钱江源头、国家公园、浙西林海、康养名城”规划定位,明确了“生态净地、诗画花园”建设目标,谋划了森林生态、生态产业、生态文化、森林支撑等四大体系建设内容,绘就了“一核携多极、百村植万树、两网连三片、多点隐林间”和“一带两心三屏四点五园”的森林城市建设蓝图。

三是高合力推动落实。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每年将创森写入工作报告,列入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内容、全县十大创建之一,制定出台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意见》,与各成员单位签订创森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创森工作总体目标、阶段任务和责任清单,强化督查考核,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岗。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分管副县长、政协副主席为副组长的创森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也成立了“一把手”负责的创森工作机构,形成了“1+N”的工作推进格局。

二是聚焦“全域美”,厚植生态底色。

一是强化城乡一体,推进森林扩面增彩。以增加绿地总量、提升森林景观质量、增强绿地服务功能为目的,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国土绿化试点示范等生态工程,打造诗画国家公园,4年来,完成造林更新5.7万亩,实施森林抚育11.6万亩。围绕全域景观化、景区化,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森林系列等创建,全县共创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7个,省级精品村23个,省3A级景区村44个,国家森林村庄5个,省级森林城镇10个,省级森林村庄和一村万树示范村43个。按照绿随路建要求,依托“最美公路”“四好农村路”等项目建设,完成铁路高速、国省道、县乡通道绿化与景观提升600余公里。积极探索近自然水岸绿化模式,结合百里金溪诗画风光带、小流域综合整治等工程建设,改造提升河流两岸绿化61.4万平方米。以“三纵四横九连”的交通网络和“1+7+N”的蛛网状水系为脉络,加强绿道网建设,建成省级绿道73.4公里。

二是强化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美丽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统筹推进林业产业融合发展,2021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80亿元。“两茶两中”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开化龙顶产值突破13亿元,开化中蜂养殖持续领跑全省,获评中国生态茶之乡、中华蜜蜂之乡。积极推广“一亩山万元钱”经营模式,建成林菌、林药、林茶等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5万亩。以打造世界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加快推进5A县城建设,依托钱江源国家公园设立“康养+研学”双基地,打造中国最美森林科普之旅、中国根雕艺术之乡国学之旅等10条主题研学旅行路线。2021年,创成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市首个省4A级景区城,旅游业增加值超15亿元,旅游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

三是强化综合治理,夯实生态绿色基底。按照“宜林则林、宜地则地”的原则,采取复垦、复绿等措施,完成废弃矿山治理12万多平方米,矿尾水点修复21处。积极开展古树名木认养活动,为全县7135株古树名木找到监护人,完成重点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保护 631株,建成公淤香榧公园、树范樟树公园等古树公园古树公园 17个。从严落实松材线虫病疫木“动态清零”,做到发现一株清理一株,全县松材线虫病得到有效遏止。

三是坚持“创特色”,引领全民参与。

一是优化创森载体。始终坚持把创森工作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镇综合整治、农村风貌提升等工作相结合,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相结合,携手推进、同向发力,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巩牢基石、建强平台。同时创新宣传载体,充分发扬41年“开年种树”传统,引领全县上下积极参与国土绿化;先后组织开展创森“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等宣传活动30余场次,发放创森宣传册和纪念品10万余份;在城市公园广场、城区街道、河边绿道等地增设创森宣传牌,建设森林生态文化长廊,全县市民对创森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均达95%以上。

二是完善投入机制。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上级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捐资绿化,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路径,通过国乡合作经营,创新森林碳汇价值质押贷款产品,吸引国企资金、工商和金融资本“上山入林”,为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撑,全面推进木本油料、常绿阔叶林种质资源库、钱江源国家公园科普展馆等15项68个创森重点工程建设。四年来,全县共投入创森资金16余亿元,其中绿化资金7.5亿元。

三是创新管理机制。全面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体系,以“林长制”促“林长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探索集体林地统一管理新模式,全国首创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建立地役权补偿机制和社区共管机制,推进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的统一高效管理。创新推行“1+2+N”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法,在全市率先出台野生动物保护举报救护奖励政策和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实施林业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理顺林业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为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提供坚实的支撑。(王秋芹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