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直抵心灵,衢籍院士汪燮卿捐资400万奖学助研

时间:2023-02-08 10:41:55 | 来源:中国网

首页>本网原创>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衢州一中2023年春季开学典礼暨“汪燮卿、叶嗣懋奖学金”颁奖仪式2月6日下午在校园内举行,7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奖励。

建校120年来,衢州一中为社会输送了5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他们砥砺品德,不忘使命,潜心事业,矢志报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汪燮卿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2021年4月,汪燮卿院士向母校捐赠100万元,设立“汪燮卿、叶嗣懋奖学基金”,以激励青年学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承担起科技强国的重任。

“学长师者为表率,吾辈后学当奋进!”受到表彰的衢州一中高三学生代表说,今后将更加明确心中方向,砥砺前行,在一中的热土上留下奋斗不止的青春记忆!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科学家精神,正是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优势释放,从而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精神指引。

湖海苍茫终有岸,溪泉涓滴却无穷。浙江衢州籍院士汪燮卿自2019年以来已累计向家乡捐资400万元用于奖教助学、科技创新,大力彰显了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家国情怀、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让科学家精神直抵心灵,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

“生在浙西衢水边,幼逢国破负笈难。挫折不堕鸿鹄志,逆境持恒驽马前。明辨慎思勤作本,笃行致远念为先。终身砥砺兴石化,科技功成绩斐然。”

汪燮卿,衢州市龙游县小南海镇茶圩里村人,幼时逢国难,艰难求学,从清华大学化工系毕业后公派到民主德国留学,成为麦塞堡化工学院第一个拿到博士学位的外国学生。回国后进入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先后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和首席总工程师、中国石油学会炼制分会副主任、国家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化学化工专业组委员。

1995年,汪燮卿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衢州龙游籍专家,现任中国石化科技委资深顾问。汪燮卿院士一生孜孜以求地从事科研工作,矢志改变我国的能源状况,为祖国的石油化工科研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科学家精神之于青少年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鼓励青少年学习科学、勇于探索,更重要的是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观,培养爱国情怀,涵养坚持不懈、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科学品格。

2019年9月,汪燮卿及夫人叶嗣懋向浙江衢州开化中学捐赠100万元,设立“叶左文奖学基金”。2021年12月,作为衢州龙游走出去的第一位院士,心系家乡教育的他向龙游中学奖教奖学基金会捐赠100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助力学子们成才。汪院士通过视频向龙游中学的同学们讲述了当年求学时得到资助的经历,表明今日之举是想表达对家乡人民的“感恩”之情。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科学家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伟大时代精神同频共振。

2022年4月19日,“汪燮卿院士创新基金”成立暨捐赠仪式在浙江省属大型国有化工企业巨化集团举行。汪燮卿院士向巨化集团技术中心捐资100万元,用于鼓励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

汪燮卿院士作为巨化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驻站院士,多年来为巨化的科研创新出谋划策,悉心指导巨化科研人员成长成才。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巨化高性能氟硅新材料方面多项重点项目取得了重要突破,成功开发出浸没式冷却液等一系列重要产品。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也是民族的灵魂。”汪燮卿院士在致辞中说,科研工作要有“激光”精神,集中精力、深耕细作、努力钻研,认清事物本质;要有气魄打开新的局面,勇于创新、大胆突破,更好地做好各项科研工作。他希望巨化的科研人员坚持“一个巨化”的精神,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峥嵘山麓育菁华,立志科研铸大家,沥胆披肝强国梦,神州绽放石油花。”这是汪燮卿院士一生的真实写照。回首过去,中国石油化工事业的发展史是一部波涛汹涌、气吞山河的恢弘史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一代代科研人员埋头苦干、勇攀高峰抒写出来的。

在汪燮卿为石油化工事业奋斗的60余年里,那些时代巨浪中的砥砺奋进、临危受命,推动了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高速发展。2019年,耄耋之年的他毫不犹豫接手了新的任务,担任《中国炼油技术》第四版主编,经过团队近3年的努力,300多万字的书于2021年6月面世。该书系统概括了中国炼油技术的发展史,对促进炼油生产和新技术开发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汪燮卿院士最关注的就是碳中和问题,他说,“咱们现在是力争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国家需要的就是我想做的”。(作者:吴镛 徐晖 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