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参观的过程中加入更多互动和游戏环节。”“可以把公园分出运动区、娱乐区、观察区,让我们小朋友有更多好玩的体验。”……日前,一场特别的讨论会在衢州市博物馆举行。来自衢州市柯城区府山街道钟楼社区儿童观察团的十余名“萌娃”先后参观了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衢州市博物馆等地后,就如何打造心目中的“新桥街儿童友好街区”,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今年以来,府山街道在钟楼社区着力打造“新桥街儿童友好街区”,围绕五大友好体系,立足孔庙、博物馆、儒学馆三大场馆和儿童友好服务站、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儿童健身游学步道等特色场景进行改造升级,深入挖掘衢城历史文化资源,注入儿童友好元素,引进儿童业态,积极打造儿童可动手、可参与、可体验的友好生活服务圈。
“我们改造儿童友好街区时,除了自己俯下身子,多观察‘一米高度’的世界,更注重倾听‘一米高度’的心声,常态化开展儿童观察团活动,去补充疏漏的细节。”府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鲁红平认为,“只有让儿童成为街区改造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创造者,才能真正满足儿童需求。”
色彩明亮的人行道、充满童趣和想象的开放式儿童书屋、专属设计的儿童健身游学步道……经过2个月的精心改造,原本平平无奇的商业街区焕然一新,成为孩子们研学、游乐的好去处,成为了柯城区第一批儿童友好单元。
来自钟楼社区的“萌娃”周禹汐是儿童观察团的积极分子,家长鲍奶奶告诉我们,今年暑假家里特意没给孩子报兴趣班,“孩子特别喜欢来这里,既能增长课外见识,又能接触更多小伙伴,过得特别丰富,我们也很放心。”
“我们还在‘邻礼通’上线心‘府’务版块,关注关爱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不断完善服务载体,赋能儿童健康成长。”府山街道党工委书记丰小龙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以“儿童友好”为特色抓手,把设施、环境、服务等“硬设施”“软体验”融入街区建设,为儿童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配套设施及服务。(赖小兰 聂文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