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奏响减负提质“最强音”。
一是多措并举“培根筑魂”。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为赢得思想,赢得青少年,赢得未来奠基。加强学校思政一体化教育,抓实“党建带团建、党建带队建、党建带关建”,注重红色主题教育、红色研学活动,高质量推进“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深入实施“红韵青春·知礼明德”德育品牌建设,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编制《江山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规范日常管理。制订《江山市中小学好习惯养成手册》,规范习惯养成教育。城关幼儿园“红星(心)闪闪”校园党建工程被列为首批全省党建工作精品案例,获得衢州市教育系统党建擂台赛金奖。
二是多维共进健康身心。坚持面向全员,落实学生校内校外各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深入实施“体艺2+1”行动,组织江山市中小学阳光运动会、啦啦操、足球、羽毛球、举重等市级体育赛事,以赛促运动,以赛促健康。义务教育段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全市合格率为99.26%,优良率为76.22%,超过健康浙江及现代化学校要求。创新开设“艺术互联网学校”,投资1500万元打造了154个数智教学空间,选派76名艺术骨干教师与全市乡村小学由兼职教师任教的76个班级“点对点”结对,借助数智教学空间开展“双师一生”授课,为乡村小学“开好”艺术课程打造一条“空中便道”。组织开展艺术节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举行中小学班级合唱、乐器大赛,发动参加衢州市经典诵读比赛、衢州市艺术节比赛等,保持领先优势。
加强劳动教育,培育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评选劳动教育星级学校。以“江山慧劳动”应用为载体,深入实施劳动教育“311”工程,全面推进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在线注册学生数为50362人,发布劳动项目940个,上传劳动实践成果23万多条通过大数据计算,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情况进行整体画像,形成劳动电子档案,每个学生可终生保留,让劳动伴随孩子一生。
强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预警和干预机制,落实好省心理健康示范校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强“五项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落实体育教学、艺术教育、劳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纳入课后延时服务课程,全市45所义务教育学校均开设艺术活动课、艺术社团课等,每周1-2次参加艺术活动课、社团课的学生达3万多人次。
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团,加快浙江省数字化家校建设,全方位指导家庭教育水平提升。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为16个乡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82场,虎山等3个街道的15个社区家长学校共组织家庭教育活动90次,服务家长3386人次,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端正人才培养观。
三是多点培育一校一品。坚持“全面+特色”发展思路,实施多点布局培育方略,以点带面推进学校品牌建设,全市从幼儿园到高中展现出“百舸争流”的新格局。实验小学“蜜蜂文化”、城北中学“社团文化”、贺村一中“国防文化”、石门小学“廉香四溢”、清湖小学“中医药文化”、解放路小学“婺剧文化”、峡口小学“峡风福娃文化”、城关幼儿园“党建文化”、廿八都小学“剪纸文化”等校园特色文化争奇斗艳,高中学校也充分追求特色化发展,已基本形成江山中学分层培养,实验中学和滨江中学“文化+体艺”,江山五中和清湖高中“体艺+特色”的发展道路。(祝应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