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胡柚“入驻”杭州亚运村

时间:2023-09-20 09:55:45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曹洋

首页>三衢纵览>

9月19日下午,一批来自常山企业浙江艾佳果蔬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艾佳公司”)的精致胡柚礼盒,送到了杭州2022年第19届亚组委的手中。艾佳公司董事长钦韩芬相告,今年4月,常山胡柚正式被列为杭州亚运会指定水果,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们都有望吃上地道的常山胡柚。

据悉,艾佳公司是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官方新鲜水果供应商,目前在常山的基地种植有500亩有机胡柚,送往杭州亚运会的胡柚都来自常山基地。深耕绿色农业发展,艾佳公司常年致力于提供优质服务、优质产品。“这也得益于与浙江大学、西南大学等高等学府合作,让我们在胡柚有机栽培和保鲜上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钦韩芬说,希望常山胡柚在借助杭州亚运会登上国际舞台的同时,能让更多人看到、了解,产生长尾效应。

“十分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社会亚运工作的支持,来自常山的这份温暖和甜蜜,将转化为我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动力。”志愿者张蓬萱开心地说。

据了解,本次送交亚组委的常山胡柚全部采摘自去年11月,在物理保鲜下依然保持的极佳的口感。常山胡柚备受青睐不仅因为易储存、耐运输的特点,还因为胡柚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16种氨基酸以及磷、钾、铁、钙等元素,营养价值很高。酸度适中、甘中微苦,具有清凉祛火、镇咳化痰、降低血糖、润喉醒酒等诸多药理功效,是不可多得的纯天然保健食品。

常山胡柚结缘杭州亚运的背后,还有着怎样的故事?常山胡柚又经历过怎样的发展?

近年来,常山县以工业化的理念抓胡柚产业,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努力“吃干榨净”一只果。如今,常山全县种植胡柚10万余亩,从事胡柚种植、加工、销售的农民达10多万人。去年,全县以胡柚为核心的“双柚”产业总产值突破40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这只常山百年老果,已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金果”。

从最初的“鲜果独大”到如今的柚子茶、果脯、果汁等系列产品,常山县以深加工为抓手,一路探索产业链延伸新路,如今已开发出包括“饮、食、健、美、药、香、料、茶”的八大类80余款产品,涌现了近20余家精深加工企业,果品深加工占比已达45%,带动鲜果收购价增长70%。

“不断延伸产业链,才能推动价值链不断向高端攀升,把一只果‘吃干榨净’。”常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兴良介绍,胡柚每年落花坐果后都会产生部分自然落果、残次果,这些以前弃而不用的小青果,如今成为了炮制中药材“衢枳壳”的原料药。政府及时制定标准、推广良种,引导农户规范化生产,稳定的品质让“衢枳壳”先后被列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新“浙八味”“衢六味”和省首批道地药材目录。“仅小青果一项就可带动农户每亩增收近1100元,‘无中生有’催生了一个超2亿元的产业。”在过去的三年疫情期间,常山胡柚因其特殊的医药功效而频频“出圈”。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常山县不断强化科技支撑,补强产业链。2019年,常山县在同弓乡金川源村打造了常山胡柚种苗繁育中心,6个胡柚智能化育苗大棚内7万株胡柚种苗长势良好。200多套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控大棚内的光照、空气、土壤等指标,为选苗、育苗提供技术支撑。截至目前,该育苗中心已累计培育优质种苗120万株,全县良种覆盖率达95%。

近几年来,常山县高度重视技术、人才等关键环节的要素整合,智能化胡柚种植技术逐渐在常山乡村普及,推动胡柚产业从传统低效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型和产业链培大育强。在青石镇飞碓村的乡村振兴综合体里,一面大屏上的数据不断滚动,安装在共富果园里的传感器、小气象站、土壤监测等远程监控设备,抓取各项实时数据,实现胡柚生长情况“一屏掌控”,大大提高了胡柚种植的科技含量和劳动效率。

目前,全县已建成像飞碓村这样的共富果园8个,种植面积3000亩。在这种模式的示范带动下,反光膜、胡柚专用肥、无人机飞防、富硒叶酸栽培、绿色防控等先进种植技术已在全县逐步推广。

2022年,常山县政府联合浙江大学成立浙大-常山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并组建4支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团队。据中心主任吴迪介绍,每个团队分别负责一个研究方向,攻关良种选育、采后贮运、自动化运输、资源增值加工、全果药用价值利用等诸多价值链环节的技术,每个乡镇还配有专门的农技人员,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最后一公里”。金字塔型的人才队伍和完整的创新驱动体系,确保常山胡柚产业在延链的同时进一步做好强链文章。

“胡柚在常山县已经有600多年的种植历史,现在已成为金灿灿的常山‘城市封面’,‘一切为了U’的城市品牌更是家喻户晓。”常山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继续锚定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培育、挖掘不动摇,让常山胡柚真正成为带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百年金果”。(葛锦熙 供稿,俞国文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