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化县何田乡中心学校充分利用好当地丰富的教育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通过借助“红色+”课程,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深植红色育人特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革命精神,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深入童心。
一、开设“红色+”阅读课程
学校集阅览室、展览厅、资源库、广播室等功能为一体的规划建设红色阅读空间,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实现看、听、读、演、拍等不同功能之间的组合、切换。将红色阅读空间建设成可重构、可连接、可兼容、可记录的新型教学空间。
阅读活动主要以项目化的任务驱动学生自主阅读,互相交流感受,进入深度阅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阅读能力。通过“清晨一诵、午间一读、每周一课、每月一本”“四个一”活动,在时间维度上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通过选定必读书目和推荐选读书目,在内容维度拓宽学生阅读面;通过读、讲、播、演、研等形式,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打造“红色+”力行课堂
学校注重红色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聚集家庭社会合力,打造“行走式”“沉浸式”的“红色+”力行课堂。
一是“我是宣讲员”,宣讲红色故事。学校成立“红色文化宣传志愿队”,充分利用课后服务、节假日等时段,以“红色”为主题开展小小演说家、小小宣讲员等活动。定期举行校园小导游、直播宣传、红领巾小广播等活动,让学生宣讲当地的红色故事,进一步引导全体师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弘扬烈士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二是“我是小传人”,传承红色精神。学校将红色精神与劳动教育、健康教育相结合,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两侧开发劳动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劳动价值,深化革命精神内涵,内化于日常生活学习中。
三是“我是小红军”,参加红色研学。学校充分利用“浙皖特委纪念馆、清水鱼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当地红色场馆,组织开展各种研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略家乡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景。
三、创新“红色+”特色课程
学校注重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有机融合,打造学生乐于参与、五育并举的系列特色课程。设置与红色人物相关的趣味操作活动和益智拼装活动,打造“红色+信息技术”融合课堂,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开展与红军长征精神等知识普及活动和体能训练活动,打造“红色+体育”融合课堂,增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合作意识;组织全员参与红歌合唱活动,打造“红色+音乐”融合课堂,厚植学生红色精神……学生们创新“红色+”特色课程中,提升人文素养,发展关键能力。
最美的教育在路上。下一步,开化县何田乡中心学校将继续落实“双减”政策,践行“五育”并举,把“红色+”课程做实做细,教育引导学生汲取红色力量,增强爱国情感,更加砥砺奋进,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双减”落地更有温度,更有力量。(陈向航 汪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