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常山:一家水泥厂的20年科技创新路

时间:2023-10-30 11:52:21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曹洋

首页>三衢纵览>

道路两边种满了花卉绿植,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穿过整个厂区。10月18日,笔者走进位于常山县辉埠镇的常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山南方”),仿佛来到一个美丽的花园里。

在一尘不染的生产区,几乎听不到机器运转的声音,头顶的天空是蓝色的。

一个90米高的“预热器塔架”矗立在眼前,在它的一侧,一个横着的“水泥回转窑”正在缓慢滚动着,这个大家伙长74米、直径4.8米。

“这就是水泥生产从机械化、自动化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带来的变化。”一旁的常山南方总经理助理汪峰介绍,公司能走上一条绿色、环保、低碳发展之路,靠的是科技创新。

目前,常山南方拥有2条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回转窑熟料生产线、4条粉磨生产线,年产熟料400万吨、水泥420万吨。

这家水泥厂的20年科技创新路,始于一次“山”与“海”的拥抱。

2002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践行“山海协作”,2003年4月,绍兴“光宇集团”投资22亿元的日产3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签约仪式在常山举行。2003年7月2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常山县考察调研,对企业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提出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

殷殷嘱托,声声在耳。“光宇集团”项目于2004年9月正式投产。该项目的点火,改善了整个衢州建材产业的结构。2005年底,高污染、高能耗、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机立窑彻底退出了常山水泥行业,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新型干法回转窑。

“最大的变革,是公司在2007年9月加入中国建材集团。”2003年10月23日入职南方水泥的汪峰,见证了公司的科技创新之路。

2007年,水泥行业不景气,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汪峰说,自从被央企中国建材集团并购后,公司迅速启动停建已久的第二条生产线,配套建设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同时,投入500万元对一线高能耗低效率的大型风机、高故障率的设备进行改造和优化。经过3年的设备技改、新技术运行、预维修体系完善,企业实现扭亏为盈。“员工们接受了央企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熏陶,拧成一股绳抓生产、促技改,使得生产成本和设备故障率不断下降,公司竞争力持续提升,年产值从2007年的3.8亿多元提升到了2010年的7.6亿多元。”汪峰说。

“以前烟尘排放设备故障高,排放时而不达标,附近村民意见大。”汪峰相告,2012年常山南方将一线窑尾电收尘改为袋收尘后,粉尘排放从30毫克/立方米下降到20毫克/立方米。5年后,经过再一次技改,粉尘排放下降到5毫克/立方米,远低于国家标准10毫克/立方米。

在窑头排风变频器室,安装了2台高压变频器。常山南方强电工程师郑卫军介绍,以前窑头排风机采用风门控制,电机全频运行,能耗高,2020年企业对窑头排风机进行升级改造,根据生产需要风量,调整电机输出功率,每台变频器一年可节约成本约50万元,整个生产区共有15台,全年可节省电费700多万元。

据统计,自2009年开展技改以来,累计投入技改资金6.7亿元,完成技改升级项目220余个,累计产生效益2.7亿元,公司已获批实用新型专利29项。另外,企业还累计投入环保资金达2亿多元。

创新无止境,技改永在路上。常山南方先后上线窑磨专家系统、余热发电专家系统、水泥粉磨专家系统等。随着一系列先进数字化应用平台的建成,公司成为浙江南方水泥Ⅰ类全能型企业,是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核心企业之一。2022年,公司产值达14.6亿元。

笔者在现场看到,生产区里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管道,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实现封闭式生产,既环保又高效。告别传统水泥厂“晴天一身土,阴天两腿泥”的景象,常山南方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花园工厂。

“现在,辉埠的环境变好了,老百姓也满意了。”辉埠镇党委宣传委员江蓓说,企业效益好,还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衢州传媒集团 供稿,作者:胡宗仁 俞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