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从教师队伍的入口抓培养,提出新入职教师要实现“1年入门、3年成型、5年成材、8年成器”的发展目标,通过实行“1358工程”目标引领,制定培养方案,为专业发展明晰路径、提供遵循,涵养与修炼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底气。
一是精准制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教龄层次或不同能力层次的教师,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力求人人有定位,个个有发展。培养目标涵盖了师德修养、工作纪律、班级管理、教学基本功、教学方法及教科研活动等多方面。
二是分级确立培养职责。为确保培训实效,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所在学校及青年教师等四方确立了明确的培训培养职责,对培养期内上汇报课、听评课、完成教学反思、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等任务予以明确的量化规定,不断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市教育局负责统一规划管理青年教师“1358”工程,开展期末综合考评活动;教师进修学校则负责指导与培训,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岗位培训,不定期组织教研员和名优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常规进行听课、检查、指导,定期分学科组织课堂教学评比考核;青年教师所在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通过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等“传、帮、带”的方式,积极搭建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平台;教师自己制订学年度个人成长目标,并签订承诺书,形成闭环。
三是定期开展考核评价。建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一人一档”,进行跟踪培养与定期考评,考评内容包括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教育科研三部分。考评时全面考查培训期内所有相关过程材料和业绩成果。实行师徒捆绑考评,考评结果与青年教师本人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相挂钩,与青年教师所在学校和谐发展业绩考核、学校领导个人评价考核相挂钩。根据考评成绩按一定比例分别授予“新苗教师”“新星教师”“新秀教师”“新锐教师”等荣誉称号。(祝应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