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穿落实有关“双减”工作的文件精神,提升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衢江区各学校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根据学校地域特征,传承好地方的特色文化,把非遗引进了学校,与课程融合,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婺剧灵韵入校园,百年经典共传承
衢江锦绣学校自2021年起就开设了“婺韵飘香”课程,借助社团力量稳步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学校依托每周三两节的缤纷课开展婺剧社团活动,面向全校招收有兴趣爱好的学生,以“婺韵飘香”婺剧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对婺剧艺术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表演能力,提升孩子们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养2023年中婺剧社团的孩子们在小学艺术节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表演的《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荣获了市艺术节一等奖,并代表衢州市参加浙江省中小学艺术节现场展演。衢江锦绣学校开展婺剧社团,以活动促训练,以活动促提升,以活动促传承,有效推动“双减”政策有力落实。
二、剪纸非遗进校园,“六翼”齐飞润童心
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小学充分挖掘当地底蕴深厚的民间剪纸艺术,从2006年起围绕“非遗文化进校园”,以传统剪纸与小学美育整合为切入点,启动“人人会剪纸,生生会创作,个个有梦想”剪纸特色项目,创建“青藤剪吧”,开发剪纸校本课程,引导学生积极传承和弘扬剪纸非遗文化。经过十余年的累积,学校剪纸项目“六翼”齐飞,特色逐渐凸显,在区域范围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2年就被评为市非物质文化教学传承保护基地。
一翼:创校园靓丽“剪”景,学校以校园自身建筑为依托,一步一“剪艺”、一剪一主题,时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翼:建青藤工作“剪”吧,打造了一间面积80多平方米的“青藤剪吧”剪纸工作坊,先后荣获“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衢江区剪纸教学实验基地”等荣誉称号。三翼:配备专兼职“剪”师,学校以“校内+校外”合作模式常态化推进剪纸项目。项目负责人李芬老师是浙江省民协会员、剪纸传承人,她主编《我喜欢剪纸》教材6本,剪纸作品曾获省二、三等奖。四翼:设课后特色“剪”课,学校设立“两个课堂”普及剪纸教育:以教学班为单位的普及教学(常规课堂)和剪纸社团中的拓展教学(提升课堂)。五翼:展师生艺术“剪”品,学校坚持走“发展兴趣特色——发展创特色学校——凸显特色剪纸品牌文化”的特色发展之路,积极搭建艺术活动平台,不断铸造校园剪纸展示活动。六翼:弘经典民俗“剪”韵,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让孩子们在感知、体验中了解民间剪纸文化,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
三、非遗“大篷车”进校园,民族文化树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篷车”校园行走进衢江小学,由衢江区文广局主办的衢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篷车”校园行走进衢江区衢江小学。非遗大篷车进校园活动,是衢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弘扬衢江精神,加快衢江区文化发展,建设衢江区文化强区的鼓舞下,开展的非遗宣传活动。区教育局、区文广新局、区婺剧(戏剧)促进会共同主办的衢江区“婺剧进校园”交流展示会活动在衢江区第二小学举行,市婺剧促进会会长吴金花、副区长章青华参加。让孩子知道了戏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婺剧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剧坛上一朵古老的艺术奇葩。
下一步,衢江教育人将继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更好地认识、研究、把握衢江民间艺。“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衢江区将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跟进举措,确保“双减”政策落实落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奋进、再拓新局。(傅正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