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阳光运动儿童青少年”,江山市教育局多措并举发展学校体育运动,推进体教融合,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因地制宜开发体育资源,推行“一校一品”促进特色体育教育多点开花;覆盖式开展中小学阳光运动会、篮球、啦啦操、足球、羽毛球、举重等体育赛事,实现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兼容互促,助力江山学子全面发展,多所学校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全国攀岩特色学校等荣誉。
以“球”为媒,打造阳光校园
中山小学将篮球、足球定为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开发实施篮、足球校本课程,开设课后托管篮球、足球教学,编排课间篮球韵律操,每年举办篮球、足球文化节等举措,浓郁学校运动氛围,激发学生运动热情,打造活力校园,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新塘边小学依托篮球体育特色项目,自主创编《新耀少年篮球操》,融合了体育课中所学的篮球基本球性练习、武术操、柔韧拉伸等内容,配合动听的音乐,全校学生享受着篮球操带来的无穷乐趣。贺村第一小学以“羽球”校园文化为依托,体德并举,培养“心有信,能自成”的和美少年,开发了“羽球飞扬”羽毛球操、Tabata健身操、花样跳跃、竹竿舞等。
融“艺”于体,厚植校园文韵
贺村第三小学的孩子们每天做完广播操后,都会加练一套婺剧操。这套操是贺村第三小学体艺组老师自编自创的本校特色操,融合了婺剧经典动作,让孩子们活动全身的关节,既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达到了锻炼效果。廿八都小学将踩高跷、滚铁环、踢毽子等传统民间游戏与学生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有机融合,丰富活动内容,培养活动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传统体育游戏的魅力。张村小学融合当地黄家拳的历史故事,拓展原有的“黄家拳”体育课程,创编出学校特色课间操。聘请黄家拳第九代传人黄东,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教授孩子们练习黄家拳。
以“赛”促练,培养活力少年
实验小学取“传统之精华”、燃“创新之活力”,开展“绳”采飞扬、“跳绳大王争霸赛”、班级5分钟跳长绳比赛等形式多样的跳绳活动。孩子们就短绳就不离手,同时积极参加长绳团体挑战,一挥一扬、一跳一跃灵动的身姿“画”出了一道闪耀童年的运动风景线。经济开发区小学开设攀岩课程,设置室内攀岩墙,组建攀岩社团普及攀岩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攀岩文化,推动学校攀岩运动的蓬勃发展,参加省市级青少年攀岩比赛,先后共获27金26银23铜。碗窑小学创编校园举重操、设立大力士课程社团、组建举重队,学生参加国家及省市级青少年举重比赛,已经连续十年获得江山市举重比赛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衢州市一等奖50多人次,省级20多人次。(尹京晨 祝应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