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创新实施“助老三件事”,持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

时间:2023-12-29 15:57:18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曹洋

首页>衢州要闻>

12月28日,衢州市助餐、助洁、助医“助老三件事”新闻发布会召开。衢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周晓燕出席并介绍有关情况,衢州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田海,衢州市柯城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徐秋征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衢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处处长孙晗主持。

周晓燕说,今年以来,衢州市深入实施“老有康养”优享工程,从居家老年人吃饭、保洁、医疗等最迫切的需求出发,创新实施助餐、助洁、助医“助老三件事”,持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与幸福感。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老年食堂566家、助餐点347个,日均就餐2万人次,年服务总人次数达350万;并为7253名老年人提供上门清洁服务约37.26万小时;重点、次重点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提供助餐服务,守护老年人舌尖幸福

科学规划选址,构建助餐网络。围绕“谁来建,如何布局”的问题,开展老年助餐需求蹲点调研,摸清老年人实际需求,绘制老年人助餐需求图,科学布局助餐服务机构点位。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助餐配送餐服务扩面工作的通知》,建立“1个中心食堂+X个助餐点”的“1+X”助餐模式,并鼓励各地探索独立开办食堂、依托敬老院和养老服务机构、委托社会餐饮企业等形式提供助餐配送餐服务。偏远山区探索设立“中心户”多户搭伙、结对帮扶模式,灵活解决山区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

汇聚多方资源,支撑持续运营。针对“谁运营,如何持续”的问题,探索“政府补贴+多元主体参与”运营模式,政府补贴采取“建设补助+运营补助”双补机制。老年食堂建设上,用好基层养老服务机构、闲置校舍、文化礼堂等存量设施资源,降低建设成本。老年食堂运营上,借助重阳节、春节等节日,发动爱心企业、乡贤、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捐赠资金、物资,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推动老年食堂错时向周边居民、商户提供市场化共享餐饮服务,提高食堂“造血”能力。

制定服务规范,确保放心就餐。聚焦“谁来吃,如何服务”的问题,根据老年人消费能力,形成2至15元的梯度餐标。出台老年助餐服务食品安全管理指导意见,对助餐机构建设标准、老年食堂(助餐点)、送餐上门食品安全和管理服务作出明确规定,今年以来,该市共建成养老机构“阳光厨房”67家,切实提升我市养老服务领域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将全市助餐服务信息上传至“浙里康养”平台,实行全过程数字化监管。

扩面助洁服务,擦亮老年人生活底色

整合政策资源,上门服务更贴心。结合民政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为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衢州市柯城区推行养老服务“爱心卡”制度,撬动家庭、集体和社会“三方资金”,实行“爱心分”积分制,由公心分、孝心分、集体分、暖心分组成,1个爱心分可兑换1元人民币等值服务。春节期间推出“洁净新年”等12个服务礼包,为老年人提供“个人清洁+家居整理+年货代买”等全方位的上门服务。截至目前,柯城区共发放养老服务“爱心卡”约4.99万张,累计提供上门服务4.78万人次。

汇聚志愿力量,受惠人群更广泛。借助社会组织等志愿服务力量,入户走访了解老年人基本情况,完善老年人个人档案,针对多样化、多层次的上门服务需求,将服务范围延伸至解决低保、低边失能失智及高龄居家老年人洗浴、家庭保洁、房间整理、被褥洗晒等生活难题。同时,成功争取“夕阳红山区助老”慈善项目,创建“福彩暖万家·为您理银发”点位,常态化开展“医共体山区援老”服务,增值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乡镇由当地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服务,城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开展。截至目前,该市服务对象已有6971名,服务时长已达25万小时。

健全激励机制,服务管理更高效。市级将服务绩效评价纳入市对县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各县(市、区)采取抽单、随机检查、意见征询等方式,对服务真实性、服务质量进行监管。服务考核实行“双挂钩”,即助洁服务的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价挂钩,考核结果与服务人员费用发放挂钩。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完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指标完成情况、服务知识测试掌握情况,规范劳务费发放。出台养老服务人才十条激励政策,提供创业导师帮扶、贷款贴息担保、带动就业补贴等政策。

开展助医服务,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高位推动,提高签约服务工作效能。2023年,衢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出台了《衢州市推进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方案》,制定“衢州市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项目参考清单”,确定老年人基本服务包、高血压患者等8个服务包,各县(市、区)还可根据实际提供个性化签约服务。衢州市卫健委将“助医”纳入《衢州市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卫生健康专项2023年度工作要点》,与卫生健康专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数字赋能,打造高效签约服务样板。以智慧健康云平台、全民健康信息等平台推动医疗、公卫与居民电子健康信息互联互通,运用手机APP等为签约居民提供在线签约、健康咨询、慢病随访、报告查询等服务,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字化。如柯城区依托“互联网+健康”实现“云上签约”,居民在家即可享受签约、挂号、诊断、处方、支付、报销、药品配送等一条龙服务。全面推进“互联网+护理”工作,全市累计注册护士2000余名,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6167次,其中上门护理1937次,护理咨询4230次。

深入包干,提供健康管理全领域服务。针对全市村卫生室“空白村”和偏远山区村,组建以家庭医生团队为主的移动服务队伍,每周定期组织开展“百医进百村”“定点定时定人”巡回医疗行动,提供送医、送药上门、预约护理、居家康复、上门检验、透析接送等个性化服务,深入辖区包干村开展义诊服务,实现村村全覆盖。如衢江区实施“行走的医院”一体化建设项目,让老人在村里就能享受到远程心电、超声等检查,实现村卫生室与北京等地知名三甲医院的专家在线远程诊疗和咨询服务。

周晓燕表示,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推进老年人服务之路永无止境,我们将不忘初心,砥励前行,持续深入做好“助老三件事”工作,让全市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

发布会上,发布人还分别就如何解决偏远山区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推进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柯城区在“助老三件事”助洁方面的开展情况等回答了记者提问。(作者:吴镛 方金 周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