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柯城区新华第二小学致力于落实“双减”政策,构建“1+x”课后服务体系。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挖掘衢州“非遗”文化底蕴,致力于继承和发展衢州“非遗”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课后服务品牌。通过此举,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使“非遗”技艺在学生中得以更好地传承。
当非遗遇上“双减”,学校会“玩”出什么新花样?2024年1月8日,衢州火神“国遗项目进校园”活动来到了柯城区新华第二小学,走进班级,与新华二小学子们共赴一场非遗之约。
在此次活动中,三年级的学生们在认真聆听了衢州白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徐文奎大师执着于对艺术追求的工匠故事,同时还了解了衢州莹白瓷的前世今生,课堂上展示的精致的莹白瓷作品更是令学生十分着迷。此外,在课堂上,老师们全程悉心指导学生们如何运用陶泥创作2024年的生肖龙。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们了解到陶艺制作过程可分为泥片制作、泥条盘筑及捏塑三个部分,纷纷摩拳擦掌,积极尝试揉、捏、拍、磨、切等技法,在互相协作中,很快一件件可爱、精致的“龙”呈现在眼前。尽管在制作手法上技巧略显生涩,成品不够完美,但是每一件作品都有着特殊纪念意义,孩子们抚摸着手中的陶泥,也许他们的脑海中正用自己小小知识碎片,逐渐搭建起来一个小小的衢州白瓷世界。
此次“国遗项目进校园”活动将非遗课程引入课后服务,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非遗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中绽放异彩。更是拉进了孩子与美的距离,让感受美、认识美成为可能,让衢州娃零距离地感受到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衢州白瓷的独特魅力,更是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粒非遗的种子,这粒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逐渐化为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他们深知自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肩负着弘扬和发展非遗文化的重任。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粒种子还将激发孩子们的创新精神,他们将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非遗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不仅有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也为孩子们的人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为积极响应并贯彻执行国家“双减”政策,我校致力于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有幸将衢州非遗文化引入课后服务,旨在让学生们从小接触并了解衢州莹白瓷这一非遗文化。通过亲身参与陶艺制作,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感受衢州非遗的魅力,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衢州莹白瓷文化,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柯城区新华第二小学王红宇校长介绍。
衢州市柯城区新华第二小学必将持续“非遗”引入课后服务的活动,让课后服务“活”起来,让传统艺术与活力青春碰撞,将非遗的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郑乐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