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为“双减”助力——江山市坛石小学基于真实情境的劳动教育项目化实践活动

时间:2024-01-24 14:57:31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曹洋

首页>三衢纵览>

“我们的蔬菜,既新鲜又无公害,都是纯天然的,大家快来看一看,瞧一瞧咯。”一声声稚嫩有力的叫卖声引来了过往赶集民众的驻足观看。墟日,江山市坛石小学的学生们把自己种的蔬菜拿到集市上进行售卖,在孩子们卖力地吆喝下,他们的蔬菜很快就被抢售一空。

墟日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民俗,在客家民间的口语中,一般把乡镇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墟日”。在墟日,农民常常会将自己生产的粮食、日常用品挑到乡镇集市上去进行交易,坛石镇的墟日一般是5天一墟,至今已有很多年的历史。

坛石小学也是利用墟日,让学生们体验开展学农实践活动。孩子们利用“双减”托管服务时间到农学院——锄禾园里进行劳动实践,经过进一个学期的劳动,他们的蔬菜到了收获的季节。在同学们的集思广益下,他们利用墟日把蔬菜摆到了市场上,进行售卖。“卖东西要称、算、装、找,把我们忙的汗都出来了,这次赶集,让我体验到了农民伯伯的不易。”学生毛晨曦说。短短的两个小时,给学生们带来深刻的体验。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坛石小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次售卖,加强了学生与土地的情感联结,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学生思辩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提升。(姜利芬 邹龙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