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司法局以“南孔文化”为传承,与衢州市理工学校联合共建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基地,打造“思贤学堂”教育品牌,致力于倡导“见贤思齐、常思己过”儒家之风。衢江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对象减刑案例获评全省“执法攻坚破难”优秀案例是思贤学堂帮教样板的生动体现。
磨好“绣花针”,系好矫正人生“新扣子”
充分发挥派驻民警优势,针对当月新入矫、警告、训诫的社区矫正集中开展入矫教育,强化社区矫正对象身份意识;创新警示教育系好“法纪扣”。积极探索政校联动建立社区矫正对象警示教育基地,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观看提请收监案例,教育引导社区矫正对象以案为戒、敲响警钟,增强法纪意识。丰富集中教育系好“文化扣”。与衢州开放大学联合组织开展数字化成人“双证制”学历教育,打破学习时间、地域限制,结合“学分银行”、“信用矫正”形成多元主体评价考核机制,确保“双证制”教学顺利完成。目前已有51人完成第一期“双证制”课程,拿到高中文凭和技能证书,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重塑自信。
做好“引线法”,实现学历技能双提升
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社区矫正对象学历技能偏低、再犯罪风险对象数量较大等问题,“思贤学堂”协同公安、卫健等多部门开展涉企、涉邪教、涉电信网络、急救培训等分类专项主题教育活动,致力于减少和预防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积极探索政企合作,与经济开发区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输送合作协议,鼓励涉矫企业主为无业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就业岗位。目前,“思贤学堂”提供计算机类、机电类、康养服务类共计16种“菜单式”职业技能培训课程,鼓励社区矫正对象自主报名,提高综合素质、拓展就业渠道。今年以来,共组织326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51人实现“学历+技能”双提升,为合作企业输送人才26人。
找准“落针点”,筑牢社区矫正“心防线”
“思贤学堂”与衢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合作,通过“灵犀”浙里连心平台,对矫正对象精准画像,按照风险高低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对接心理咨询师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测评、“一对一”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等20余次,组织开展心理团辅382人次,个性化心理辅导267人次,帮助4名社区矫正对象走出心理阴影,全面掌握矫正对象的心理状态,有效防范风险隐患。创新社区矫正对象“家庭教育指导”,重点关注未成年和女性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家庭延伸。(衢州市司法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