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贺村一小积极培养学生必备劳动能力,劳动教育以实践为主,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为“双减”赋能。
一、注重实践体验,坚持育人导向
新时代呼唤新样态的劳动教育。学校充分重视家校共育,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主动参与、自己动手,坚持不懈进行劳动,将劳动意识转化为态度,将劳动行为转化为技能,将劳动实践转化为习惯。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积极开展家校共育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劳动知识,培养学生技能,适当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引导参与社区服务,快乐自己,帮助别人,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注重创新探索,体现时代教育
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打造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四园联动”劳动教育。一是校园劳动。以学生打扫教室和校园包干区为主体,根据已建立并实施的管理评价机制自主管理为主,成立文明监督岗负责检查、评价。五项竞赛每周评一次,分“金穗班级”和“银穗班级”。在检查过程中为学生创设25个纪检大队委服务岗位、13个宣传大队委服务岗位、12个礼仪大队委服务岗位,48个文明中队委服务岗位,随时随地的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体验活动。既激发了学生自觉劳动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田园劳动。学校在校内开辟了“开心农场”实践基地。各年级学生以中队为引领,以班级为单位,在“开心农场”里认领一垄地,老师通过抓阄的方式,每人认领一垄地。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劳动实践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成立劳动小队轮流进行劳动学习,通过垦地播种、播种育苗、拔苗种植,对本班菜地进行管理。老师学生一起干,分工合作,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互帮互学,教学相长,营造劳动实践氛围。通过一系列种植和研究实践活动,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和农业生产的过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体验到自我探究带来的快乐,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田园劳动以亲身体验管理学校开心农场中的班级“一米菜园”促学生能力提升,通过一系列种植和研究实践活动,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和农业生产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
3.家园劳动。以生活小事培育良好习惯,充分借助全国家校共育平台,采用周周有主题,事事有清单的形式,以劳动为抓手,体验与困难打交道,感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家校联动,利用家长的职业特长进班上课,让学生了解到不同职业的特殊魅力,感恩父母的辛苦。
4.社园劳动。以社区、自愿者服务联动参与,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在实践中体会生命的高贵正是源于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学校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将校门口的贺村镇江滨公园作为红领巾示范林,开辟校外实践基地,总面积达7000平方米。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红领巾示范林的垃圾清理活动,通过自己的劳动成果为美丽贺村建设献一份力。
劳动课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课程内容常改常新,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
三、多科协力合作,多元评价反馈
学校针对“双减”政策,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成长需求,充分发挥学校现有课程与活动优势,与美术、综合等课程有机结合,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相配套,打造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劳动课程。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注重情感和态度教育,建立激励机制,全面客观评价劳动教育成果。学校积极鼓励学生结合劳动实践活动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如日记、作文等形式,并通过绘画、摄影记录“开心农场”里的点点滴滴,成为难忘的回忆。
四、结合学校文化,开展特色活动
劳动教育要体现学校特色文化,与学校校园文化相结合,结合德育主题班会,主题队会,校本课程相关内容,通过科技文化节等传统活动平台展示成果。如学校每学期举行“和美丰收节”活动,分年级组比一比哪个班产量最高,哪个班菜最大,评出“产量王”、“包菜大王”、“萝卜大王”、“棒菜大王”、“儿菜大王”。利用“开心农场”里的菜品进行相关美食制作,以班为单位开展美食品尝会。在此项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体验劳动的快乐,还能在分享成果的过程中收获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继承和发扬勤俭奋斗的劳动精神,真正实现五育并举的发展目标。
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机制,开足开齐劳动教育课程,加强劳动教育课程特色构建,推动全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四园联动”,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提升劳动素养,将劳动实践纳入学生成长管理,引导学生主动做家务、积极做校内外劳动,成为贺村一小推进“双减”落实的重要抓手。(姜晖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