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后,江山市中小学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甄选出一批适合本校的非遗项目,如国家级非遗项目“婺剧”、衢州市级非遗项目江山腔、剪纸、江山米糕制作技艺等一批学生喜闻乐见、适合进校园的非遗项目,形成课后服务的非遗课程群,纳入常态化、系统化课程管理,激活传统文化传承链条,并将非遗项目与德育、美育、清廉教育等精心融合,不断提升拓展课程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廿八都木偶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传统戏剧文化的一部分。廿八都木偶戏传承人金宗怀受邀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木偶戏的神奇魅力。
台上,木偶着华服、施油彩,莲步款款,唱腔宛宛。传承人金老师针对孩子们的兴趣,用孩子们喜爱的语言、情节,表演了《金梅上香》经典故事,剧情生动有趣。台下,孩子们兴奋不已、掌声不断,“提线木偶的线为什么不会缠在一起?”“木偶为什么不能自己动?”“木偶的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金老师细致地回答孩子们的问题,手把手教孩子们操控提线木偶的“魔法”。
江山市石门小学以“传承国学经典培育现代公民”为办学理念,积极引进婺剧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载体,充分做好“融”字文章,让婺剧“融入校园、融合课程、融化人心”。开展的“非遗”进校园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受到学习强国、中国教育在线、浙江教育报、凤凰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非遗文化传承的课后服务实践案例,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双减”实践案例。
一是因地制宜,开辟“非遗”新土壤。建非遗展馆,品婺韵飘。打造形成“一馆一廊”两大特色育人空间。婺剧展馆,呈现有婺剧服饰、婺剧器乐、婺剧角色等;婺韵长廊,展示学生们亲手制作的作品,有婺剧竹匾、婺剧脸谱以及学生以项目化学习方式搜集的婺剧经典剧目。创多彩活动,展戏剧魅力。将婺剧与学校艺术工作、德育工作、学科教学相融合,创设多彩活动,让学生亲近婺剧,利用这一特殊方式促进五育并举。
二是融入课程,打造“双减”新模式。量体裁衣,遴选适合课程。在全面了解江山市目前拥有的134项各级非遗项目的基础上,甄选出非遗项目——“婺剧”“江山腔”“剪纸”“江山米糕”等。留住乡愁,传承人变“园丁”。学校邀请非遗传承人郑初法变身“园丁”,培育非遗“小传承人”。学校还培养音乐老师成为校内婺剧指导教师,婺剧传承人、教师徒弟、学生传承人,构筑起来婺剧传承的三个有序梯队。
三是迭代升级,焕发“非遗”新活力。创新载体,燃起国潮风。围绕婺剧我们又衍生出设计婺剧服装、用轻黏土制作婺剧人物、编写婺剧剧本、绘画婺剧脸谱等课程。走进乡村,当好传播者。在浙江省非遗传承人郑老师的带领下,婺剧社团编排了剧目《血路芳华》荣获衢州市婺剧比赛金奖,《晨练》获衢州市婺剧比赛银奖……同时,他们也在校园里表演婺剧快闪活动,在农村文化大礼堂为村民们表演。
婺剧进校园,文化永传承。江山市石门小学将继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农村的孩子也能切身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亲身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文化自信从小根植孩子们的心灵,让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在共同富裕的路上贡献教育力量。(江山市“双减”专班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