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引导农村小学以学科学习为前提,盘活乡土资源,设计开设跨学科自然教育课程,以“课程预约”的形式丰富课后服务,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开辟多学科融合的课后服务路径,让学生从“故土中找回能力,在自然中获得力量”。
一、精准定位,架构“15分钟”自然学习圈
一是挖掘本地资源,构建自然学习场域。充分整合以学校为中心的 15分钟生态圈内的农田、树木、河流、池塘、山丘等自然环境资源,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的奥秘,在学校课后服务开设劳动、自然教育课程,构建家门口的“自然学习圈”。
二是提升核心素养,实现自然教育愿景。以知识、能力、文化、美学与人文核心素养为基础,结合各校育人目标,以培育“尊重人文、热爱自然、科学精神、创新艺术”为教育愿景,实现课内学习、课后拓展、课外实践,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营设包容、开放的五育融合的场域。
三是推行跨界融合学习,实践自然教育课程。以学科学习为本位,依据学科知识要点设计多学科融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如依托小学科学“不同的季节”“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果实和种子”等相关课程内容,融合语文、艺术、科学等多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观察日记”、“绘菜园秋色”、“制作蔬菜名片”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落到实处。
二、基础为本,创联“预约式”课程新模式
一是构建“1+5”学习框架。“1”文化基础课程学习,严格保障学科学习时间,主要用来自主完成各学科的书面作业,学生根据基础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课程预约。“5”自然教育课程学习,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自然环境为载体,以“五育并举”学科融合为原则,设计“课后托管跨学科自然课程”。
二是推进“五育”融合并举。引导学生探索自然,记录动物、植物的生长变化等,以科学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写作、绘画等跨学科主题学习。如学习 24节气,诵读立夏诗词,学习立夏农谚,做立夏游戏,品尝“立夏羹”,记录自己关于立夏的点滴感受;围绕“秋收”主题进行“寻桂”跨学科主题学习;引导学生体悟自然中花、草、树甚至石头中韵藏着的美好,通过“石头画”,“树叶贴画”,“植物拓染”等系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生长想像翅膀以提升艺术创新能力。
三是形成“课内+托管”实践模式。以学生的学科基础学习为抓手,以预约的方式参与自然课程的学习,在课后服务时间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科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加强学科基础知识与自然课程主题学习的有效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拓宽学习外延激发学习兴趣。
三、完善保障,赋能学生主动性学习
一是规范课程预约操作。根据学科特点设计跨学科学习项目,公开发布招生信息初报名,师生双向选择组班。落实班主任“预约制”审核人制度,进入跨学科主题学习前,自主提出“课程学习预约申请”。通过“预约单”进行课程预约,师生双方根据学情共同约定预约内容,获批准后进入下周“自然课程”学习阶段。
二是严格执行作业管理。明确规定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到六年级作业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设立作业“协调员”,通过“作业登记表”记录当天各学科总量,及完成所需时间;及时反馈当日作业总量,充分利用“班级优化大师”或“之江汇”等班级管理平台进行学习反馈,提出作业增减建议。
三是保障自然课程开展。以完成基础学习作为“预约式自然课程”的起点,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课程预约,学科作业完成得越快,获得的自由时间就越多;以奖励的方式参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和系统化的课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