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余东:未来乡村文化场景实践探索

时间:2024-06-19 15:30:00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曹洋

首页>衢州要闻>

余东村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因风格独特的农民画被誉为“中国第一农民画村”,是“中国十大画乡”之一。村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已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

image.png

2019年9月,余东启动乡村未来社区建设,以文化产业引领乡村振兴发展,围绕余东农民画这一主题和核心竞争力,引入联合国SUC可持续社区标准并对标国际优秀案例,谋划顶层规划设计方案,计划通过“一芯三片一廊多点”布局,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出水平,三年成体系的要求,打造“未来村居、未来村业、未来村文、未来村智(治)、未来村民”乡村未来社区五大图景,打造一个以余东农民画为主题的具有“国际范、江南韵、乡愁味、时尚风、活力劲”的4A景区级乡村未来社区,实现“以一幅画振兴一个村,创全国首个农民画家社区”的目标,推动社区生产生活方式升级和新型社群重构,实现乡村振兴和美好生活。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由2019年的6万元跃升至2022年的112万元。农民画相关产业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展现“余东未来乡村发展新图景”。

余东村的发展不仅是一幅勤劳致富的画卷,更是文化带动产业振兴、共同富裕的奋斗画卷。一起来探寻一下衢州乡村未来社区文化场景的实践,了解余东乡村未来未来社区如何用艺术赋能,把人文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绘就共富新乡村。

从前的余东村只是浙江西南部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村民们靠种地为生,收入甚微。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村内几位爱好画画的农民参加了县文化馆举办的美术创作学习班,走上了农民画创作之路,为“余东画村”埋下艺术的种子。

50多年来,余东村开设培训班、办画家工坊、成立农民画协会,不断壮大农民画家团队,并通过卖画、绘墙画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余东村共800余人,留在村里常住的有400余人,其中300余人参与农民画创作。

近年来,余东村依托绘画的资源禀赋,探索了以文兴产、文旅融合的致富路线,通过“农民画+”发展文创产业,做长农民画产业链,以“企业+村集体+农民画家”的模式合作开发系列农民画文创产品80多个,围绕文化场景打造,发展乡村文旅,建设了中国乡村美术馆、农耕文化园、青年旅社、艺术地球村等一批文旅目的地。

为带动共同富裕,余东村建立全村共富机制,每年村集体收益的20%用于公益,20%用于村民分红,剩余60%用于继续投资,形成村集体和村民双赢增收的局面!

2021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100多万元,农民画及文创产品产值超过3000万元,带动农村人均增收5500余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3万元!

立足“微改造,精提升”理念,余东村对50多栋古民居进行统一收储改造,对石子路、老房子、土灶头等进行局部改造,保留乡村肌理,用农民画装点村庄,打造“一米菜园+十里画廊”,推动景村融合共建。

走进余东画村,沿村道路两旁的壁画映入眼帘,风格各异,栩栩如生,浓烈的色彩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一笔一划都是出于农民画家之手,他们以农村生活、乡村山水风貌为创作题材抒发出浓浓的乡愁,描绘出一幅幅意趣盎然且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民画,令人倍感亲切。

村民参与乡村文化生产,除了挥起锄头种庄稼外,他们还能拿起画笔“种”文化,实现了向农民画家、农民设计师、农民主播、农民创客的身份转换,这大大提升了村民的文化获得感和文化自信。

农耕文化园主要功能是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农具展览,以及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它是集乡村民俗旅游和游乐观光运动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总面积约40亩,总投资1000万元。

2020年,余东村建成了中国乡村美术馆,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内部建有美术作品展厅、多媒体室、名家工作室、交流中心、网络艺术室等。

此后,全国农民画专业委员会顺利落户余东,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省内外院校在当地设立了研学基地,20多所高校师生来此研学采风。

此外,余东村“请进来”全国知名艺术大师,建立个人研学工作站,提升农民画的品牌知名度。鼓励农民画“走出去”,主动参与各类全国性赛事活动,300多幅作品获得国家、省、市各类奖项。

2020年8月,一位名叫安冉的“新乡人”在余东村将一个普通农房改建为“南孔文创”画廊工作室,并实现“乡贤+集体+画家”的合作模式,村集体以房屋场地20%的比例入股,商户作为经营主体绝对控股,村里的农民画家以版权形式入股参与分红。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并且带动了陶瓷、丝巾等文创衍生品的销售,工作室还开设周末市集,带动村民就业。

竹编馆

传统竹编工艺历史悠久,2008年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余东竹编馆的建立让传统竹编技艺得到传承和推广。

依托当地竹编文化,余东村成立了衢州市余东研学旅行有限公司发展研学游,将余东竹编馆打造成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另外,还有乡贤馆、农民画研学基地、清廉馆、匠心坊等。

2022年2月,“衢州市柯城区余东村农民画以文兴业打造未来乡村”案例入选全省乡村振兴十佳创新实践案例。

余东村以农民画为核心,融合不同文化要素,引领发展多村联盟模式,共享山水资源、资金、人才、公共服务等要素,实现“文化作媒、村庄联动、抱团发展”。

以“余东经验”为样板,一村一品,以“陶艺、戏曲、音乐、舞蹈、武侠文化、立春民俗”分类推进艺术乡建工作,带动周边8个乡村“众文化”联动成片、差异化发展。

余东村勇于创新,深挖特色文化,将农民画文化灵活植入未来乡村建设中,打响文化品牌,以文兴产,硕果累累。一幅产业兴旺、精神富足、生活富裕的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