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多部门联合持续深化“法护雏鹰”未成年人保护行动

时间:2024-11-21 13:53:45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曹洋

首页>衢州要闻>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11月20日,衢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法护雏鹰”行动有关情况。

image.png

该行动以“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位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为目标,坚持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优先保护原则,推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一体贯通发力,依法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全面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水平,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法护雏鹰”五大行动展开后,衢州市在17个方面工作进行举措落实,助力未成年人正心、修心、育心、润心、暖心。

发布会介绍的五大行动的内容为成年人保护行政执法、法治宣传、专门教育、健康教育、关爱帮扶。

在成年人保护行政执法方面,衢州市以行政执法为突破点开展“正心”行动,发挥行政执法保护规范、公正特点,引导未成年人心归向正,其中重点包括:1.落实执法监管职责,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执法协同清单、强制报告制度。2.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建立行政执法部门、中小学校、学生家庭协调联动工作格局。3.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行政执法行为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如在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加强相关执法监督。同时针对当前青少年网络沉迷等现象,通过对网络环境监管,重点防治未成年人超时间或超范围参与网络游戏、网络直播,参与应援集资、投票打榜等行为。

在法治宣传方面,衢州市以法治宣传为着力点开展“修心”行动,通过弘扬法治精神、宣传法治理念推动未成年人修养心性,重点包括:1.全面盘活普法资源,深化青少年“普法筑基”工程。2.抓实学校普法工作,建立法治副校长人员库,将学校打造成为法治教育主阵地。3.加强家庭法治教育,搭建亲子交流平台,组织开展法治主题亲子活动。4.提升社会法治素养,建立多方参与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新机制。通过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全面推动政府部门、学校、社会、家庭联动,全员参与普法、学法的良好局面,让广大青少年在法律面前知敬畏,并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在专门教育方面,衢州市以专门教育为发力点开展“育心”行动。积极探索专门教育工作,采用个性化、定制化教育方式,实现未成年人育心成长效果,重点包:1.建立一体化推进机制,构建“教育、政法双牵头,成员单位共参与”工作格局。2.健全规范化专门教育机制,建立“三包一”结对帮教机制,严格落实入(离)校评估程序。3.建立常态化专门教育机制,建立复学青少年成长档案,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亲情连线”活动。该项工作为衢州特色工作举措,主要针对“问题少年”群体,教育部门将协同政法、人社、团委、残联等多部门资源通过专门教育和帮扶协同亲子之间亲情互动共同引导未成年人走向正途。

在健康教育方面,衢州市以健康教育为落脚点开展“润心”行动,强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正向引导,滋养和润泽未成年人内心,重点包括:1.深化优化润心教育,以“南孔润心”行动为抓手,常态化开设融合式润心课堂。2.配齐配强润心队伍,实现学校心理健康专职教育配备率100%。3.做好做实润心服务,建立心困学生“一生一档”机制,分类实行网格管理。让心理健康教育走入课堂、让心理咨询走进校园,通过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每个学校配备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实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全覆盖。

在关爱帮扶方面,衢州市以帮扶关爱为切入点开展“暖心”行动,通过切实有力的回归社会工作举措,让未成年人心中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重点包括:1.推动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障工作。2.组织开展涉罪未成年人“黄丝带帮教”。3.探索涉罪未成年人困难救助“一件事”。4.开展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青苗守护”。通过构筑“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慈善助力”的帮扶体系帮助涉罪未成年人提升学历、技能。做好“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未成年人安置实现最大程度挽救和最大限度预防再犯罪。(作者:陈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