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残疾人群体享有与其他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出席今年衢州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余志军表示。
在现代社会价值观中,公平和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享有与其他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截止目前,衢州市共有持证残疾人94333人,他们在行动、交流、认知等多个方面面临困难。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成果不断涌现。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学习与分析,进而为识别残疾人行为模式、辅助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为科技助残领域开辟了更多可能性。基于此,余志军建议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保障与支持:
一是加大法规保障与资金投入,完善法规标准,构建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明确 “AI +助残”产品及服务在质量、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要求,规范市场秩序,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AI +助残”技术的研发、试点项目推进以及人才培养等工作,确保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推动应用示范项目落地。
二是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政府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科技企业积极探索创新 “AI +助残”科技产品。例如,对在该领域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荣誉表彰等奖励,充分激发企业的内在动力。同时,引导企业将“AI +助残”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与产品研发流程,从产品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残障用户需求,提高产品的通用性与包容性。
三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与 AI +助残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如设置智能康复工程、无障碍设计等专业方向。针对残疾人工作者、志愿者等开展 AI技术应用培训,提升其服务能力与水平,例如举办 AI辅助器具使用与维护培训班。此外,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与国内优秀人才投身“AI +助残”事业,如提供住房补贴、科研启动资金等。(作者:陈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