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审计局:四举措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时间:2025-03-31 15:50:00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曹洋

首页>衢州要闻>

近年来,衢州市审计局坚持以调优队伍结构为基础,以改进纪律作风为重点,以提升专业能力为核心,以强化考核激励为导向,狠抓干部队伍建设,为衢州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

以调优队伍结构为基础,激发工作活力。一是广开源头活水。根据编制空缺情况和岗位职责、专业要求等,差异化制定干部招录条件,通过考录、选调、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等方式补充了17名“新鲜血液”,重点引进计算机、财务会计、环境工程等紧缺专业人才,从“源头”上优化、强化、专业化队伍结构,增强发展后劲。二是坚持人岗相适。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交流,使干部的综合素质及个性特点与岗位要求、工作特点相匹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近年来,共计25名干部轮岗交流工作,力促各处室在年龄梯度上形成老、中、青相互衔接,在性别比例上男女协调分布,在知识结构上均衡配置,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三是拓宽用人渠道。建立专业干部储备机制,根据工作实绩,及时发现掌握7名可塑性强的优秀年轻干部,进行靶向培养。突出德才兼备、优中选优的评选标准,注重通过内部转任等方式,为公务员队伍充实3名骨干力量,激发队伍活力。

以改进纪律作风为重点,强化担当作为。一是抓好日常管理。创新实施“3+1”行动,将“科学规范提升年”活动,“六治六提”作风建设,“九廉共推”常态工作与廉政教育进行整合,进一步强化干部履职担当,积极推进作风建设实干实效。二是抓实干事作风。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执行“公务餐”制度,出台《衢州市审计局深化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的六条措施》,从严管控各项经费支出,厉行节约使用财政资金。三是抓严监督检查。出台《审计干部“八小时之外”活动监督管理办法》,推动干部监督由“工作圈”拓宽至“生活圈”、由“八小时内”延伸至“八小时外”。修订《衢州市审计局派出审计组审计现场廉政管理制度》,用好“飞行检查”制度机制,开展12次纪律作风检查,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

以提升专业能力为核心,锤炼复合能力。一是实施“磨刀石”培养工程。通过确定一名实务导师、参加一期专题培训、完成一项重点项目等“十大”措施,实施“磨刀石”年轻干部培养工程,帮助年轻干部积蓄动能、勤练内功。深化导师帮带制度,由4位资深审计专家分别与23位年轻干部签订师徒结对协议,帮助年轻干部扎实专业功底。二是注重“以审代训”实践锻炼。以审计实践为“第一跑道”,以审计项目为主要平台,积极发挥审计组作用,广泛运用以审代训、练兵比武等形式,提升审计实战能力。选派20余名干部到审计署、省审计厅、巡察巡视挂职锻炼,促进干部更新观念,开阔眼界,提高能力。三是抓好“三种能力”培养。累计开展业务讲座99期,组织8090宣讲40余场,把讲台交给审计干部,助推“拿起话筒能讲”。要求干部每年至少撰写1篇调研报告或理论文章,做到“提起笔来能写”。开展“我要当主审”活动,鼓励年轻干部揭榜挂帅,争当重点项目主审,做到“深入现场能审”。近年来,年轻干部担任重点审计项目主审比例达75%以上,连续3年有年轻干部主审的项目获得省级优秀。

以强化考核激励为导向,鼓舞敢为争先。一是优化实绩考核办法。开展“做四能干部”活动,细化得分考核,从能想、能审、能写、能讲四个维度,运用“比、晾、晒”等抓手,季排名、年评比,倒逼审计干部履职担当、奋发有为。二是实施赛马争先行动。加大内部赛马比拼强度,将所有干部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做到用一套标准、一把尺子辨高下、量长短。围绕培养“四能”审计干部的目标,定期根据量化打分的情况汇总形成“赛马争先图”,引导干部在“赛马场”中比作为,在“追逐赛”中强动能。三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以实绩实效评价任用干部,2024年有56人次获得季度考核优秀激励,16名干部获得职级晋升,推荐3名干部得到市委提拔或进一步使用,1名业务骨干获评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局干部干事创业、争先攀高的氛围日益浓厚。(衢州市审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