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上的青筋鼓了 20 多年,站久就又酸又胀 —— 北京、河北的大医院跑了个遍,都说要做射频手术,可一想到整根静脉都得闭合,我就怕将来留隐患。”50 岁的江女士坐在衢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病房里,走路感受到久违的轻松,语气里满是庆幸。她跨越千里从河北飞往衢州,只因刷到了李晓阳医生的 CHIVA 技术科普,“李医生的负责任的态度和这项技术的先进理念,给了我敢做手术的勇气”。
跨越千里求医:从“不敢治”到“放心治”
江女士的静脉曲张,是伴随了她近半生的困扰。“年轻时怀孕后,腿上慢慢冒出青筋,后来越鼓越厉害。” 她坦言,这几年跑过北京多家医院,医生都建议做射频手术,但 “把好好的血管闭合掉” 的说法,让她始终下不了决心。“我总琢磨,血管是身体的一部分,能留着肯定比切掉好,万一以后需要用呢?”
直到2个月前,江女士在短视频平台刷到李晓阳医生讲解 CHIVA 技术的科普内容 ——“不切血管、不闭合主干,只解决返流源头” 的介绍,让她瞬间动了心。“李医生在视频里说,每个人的血管情况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得精准找病因。这种负责任的态度,比技术本身更让我信任。” 没多犹豫,江女士订了飞往衢州的机票,决定为自己的腿 “搏一次”。
两重细致评估:从门诊心安到术前踏实
第一次走进李晓阳医生的门诊,李医生没有急于给出手术方案,李医生先拿彩超细致检查 10 分钟,才告知 “你的情况适合 CHIVA 手术,不用闭合主干血管”。“这 10 分钟初筛没急着推手术,反而先明确适合的方案,让我心里先有了底,当时就觉得这医生靠谱。”
更让她感动的是术前评估:李医生蹲在床边,持彩超探头沿腿部血管移动,另一只手同步标记,20 多分钟里把返流点、保留血管的原因、术后恢复时间讲得明明白白。“江女士回忆,之前看其他医生时,“三分钟就说要手术,而李晓阳医生的耐心,彻底打消了她的顾虑,“那一刻我就想,来对地方了”。
李晓阳医生介绍,CHIVA 技术的核心在于 “个体化精准治疗”,术前必须由主刀医生亲自完成超声评估,才能找准静脉返流的根源。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陆炜副院长、程国兵主任的支持下,科室始终鼓励探索更贴合患者需求的诊疗技术,CHIVA 技术的推广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像江女士这样的患者,大隐静脉主干没有明显扭曲扩张,解决返流的同时,可以保留健康的血管,既能避免术后下肢肿胀,更能成为患者未来的‘救命血管材料’,这也是我们科室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目标。”。
术后惊喜恢复:当天走路,次日出院送鲜花
虽然提前知晓 CHIVA 术后不用卧床,但手术结束后,江女士还是被恢复速度惊到了:局部麻醉的手术刚完成,她按李医生的建议试着下床,立刻感觉到不一样 ——“不仅不疼,脚一落地就觉得腿轻了好多,之前那种沉得抬不动的酸胀感,居然一下子没了,跟卸下了包袱似的!”
患者回到病房,晚上正常吃饭、休息,全程没受任何影响。第二天办理出院时,她特意绕到花店,买了鲜花送到血管外科医护办公室:“这花是感谢,更是想让大家知道,治静脉曲张真能这么轻松,不用遭‘全部切’还得卧床的罪!”
江女士在感谢信里写道:“20 年的病痛,被 CHIVA 技术轻松解决,术后当天腿就不沉了,李医生的专业与耐心,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医者仁心。希望和我一样受静脉曲张困扰的人,都能知道有这样一种不用卧床的好方法。””
外地患者纷至沓来,坚守初心守护血管健康
如今,像江女士这样从外地专程来衢州找李晓阳医生做 CHIVA 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河北、广东、江苏、杭州、宁波、丽水等地的患者,或是通过自媒体了解,或是经病友推荐,纷纷跨越千里求医。“有坐十几个小时火车来的,也有自驾过来的,他们大多和江女士一样,既怕传统手术的创伤,又担心射频手术闭合血管的隐患,并对CHIVA技术有所了解。” 李晓阳医生说。“每当看到患者术后轻松出院,反馈 “早知道就早点来治”,自己就更坚定了推广这项技术的决心”。
尽管 CHIVA 技术术前评估耗时耗力,但看到患者术后轻松康复的笑容,李晓阳医生始终觉得值得。“当医生,就是要为患者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能通过 CHIVA 技术,让患者在治好病的同时保住‘救命血管’,所有的付出都有意义。”
未来,李晓阳医生仍将继续深耕 CHIVA 技术,用专业与耐心,为更多饱受静脉曲张困扰的患者,带去健康与希望。(衢州市人民医院程国兵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