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教育部、原国家旅游局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游的意见》,第一次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项目评议结果揭晓,衢州市南宗孔氏家庙入选国家级研学基地,尼山小学(孔子后裔创办的学校)依托历史渊源和区位优势,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课程群建设和研学旅行相结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传播南孔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2019年12月30日下午,衢州市尼山小学师生在孔氏南宗家庙举行“南孔习儒,明理正行”——走进孔氏南宗家庙研学活动。
本次活动的观摩嘉宾有:衢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姚文湧,南孔文化发展中心盛雄生主任、孔子第76代嫡长孙孔令立先生,柯城区教育局副局长刘秀芬,衢州市教科所所长吴水洋,柯城区教研室毛晓明,衢州市综合实践基地学校校长张小根,柯城区城南小学校长陈小红,柯城区沟溪小学校长范雪平,柯城区尼山小学校长杨根银及学校课程开发团队。
认识孔子,学习《论语》
尼山小学江竹梅老师和孩子们在南孔家庙银杏树下,共上《学而时习之》。
走进家庙,探寻南孔历史
聚焦南孔,明确研学任务
尼山小学杨慧峰老师与孩子们带着研学手册步入孔氏南宗家庙,了解大宗南渡历史,认识南渡孔氏嫡系历史性人物,发现孔庙各个场馆的秘密,带领孩子们做南孔文化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南孔文化。以文化实践,培养文化自信。
带上问题,开展主题研学
学生分成两小队,在两位小导游的带领下就家庙和孔府开展主题式研学。
13位“小讲解员”站定不同的景点,为研学的同学做介绍。学生通过看、听、问、画、记、想、导等多形式了解了家庙、孔府等场馆的建造特色、历史典故、孔家家训……
孔子第76代嫡长孙孔令立先生与小导游现场互动交流。
集中交流,汇报研学收获
研学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在孔庙报告厅进行专题汇报,交流研学收获,提出了研学后产生的新问题。研学导师杨慧峰希望孩子们带着问题,利用周末再次走进孔庙继续探究。
专家引领,指明方向
各位专家对今天的研学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对尼山小学课程开发团队提出了建议。
孔子第76世嫡长孙孔令立先生希望:以场馆为基点,由点到面,扩大南孔家庙文化内涵的辐射面。
南孔文化发展中心盛雄生主任从研学基地的角度提出:如何让整个过程易操作,是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
衢州市教科所吴水洋所长提议:要更多关注孩子的思维发展,让孩子带着问题探索,并通过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
衢州市综合实践基地学校张小根校长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让文物为师,游客为师,学伴为师。
柯城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秀芬指出:“课程开发要进一步提升宽度与深度,挖据孔氏家庙美学文化,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柯城区教研室毛晓明老师对场馆课程开发的顶层设计提出了独到见解。
尼山小学借“走进南孔家庙”研学活动,转变传统育人模式,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孩子们带着问题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做一个有文化自信的衢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