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非常时期,群众民生事项的急件、难件怎么办?如何办?江山市全面推行政务服务 “线上办、快递办、定向办、溯源办”等“四办”举措,提供多渠道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定专人开展服务,为老百姓办事安装了“加速器”,打通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线上办:200多项民生事项网上搞定
段小姐年前从杭州回家途中不慎将驾驶证丢失,本打算年后到车管所申请补领,因为疫情,补领手续不得不延后。1月31日,段小姐经过电话咨询了解到,通过“浙里办”APP,不出门在家就可以办理业务。她马上下载安装了APP,在手机上完成了实名认证、缴费,无需提交任何材料,30秒就完成了补领驾驶证的申请。“即使在非常时期,也没有耽误办理,这样很方便。”段小姐说。 江山市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在线集成优势,按照“线上办理是常态、线下办理是例外”,梳理汇总了公安、人社、税务等部门248项群众关心、期盼、急需的高频民生事项,均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同步开通并对外公布37个窗口咨询(值班)电话,安排业务骨干专人接听,做到15秒内接通、一个电话讲清、一次咨询办妥。
据了解,目前除不能网上办理的事项外,该市政务服务事项100%开通了网上办理,最快的办件只需20秒即可办理完成,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全市各服务窗口已接听各类咨询电话882余人次,引导群众“线上”完结各项事项4000余件。
“快递办”:创新推出“双向邮寄”服务
“没想到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一个电话就把女儿户口上好,邮寄办真的太方便了!”2月1日,江山市行政服务中心接到了市民姜女士的感谢电话。
原来,姜女士的女儿年前提早一个月出生,户口还没来得及申报,医保卡也无法办理。考虑到姜女士的特殊情况,窗口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知其必须提供的纸质材料,并联系EMS工作人员上门收取,办理好户口业务后,再通过快递将户口薄送到姜女士手中,让姜女士足不出户办好业务。
为破解人员集聚大厅引起交叉感染风险,江山市创新推出“双向邮寄”服务方式,主动与中国邮政制定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办事邮寄应急预案,实行免费EMS双向快递业务,即对市区范围,设立专人专岗,定时上门揽件,直接送达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在窗口等待办理完毕后,免费送证到家,并做好记录备查。试行“双向邮寄”以来,已为特殊情况加急办理26件次。
“定向办”:“跑小二”第一时间上门服务
2月5日,江山市贺村镇石后村村民郑先生,因有事来不及“邮寄办”,于是他拨打了12345热线求助,因申请的业务办理确需核验原始材料,贺村镇指定“跑小二”上门取件、代办受理、送证上门,在第一时间为其完成了业务办理,避免前往现场办理途中不必要的人员接触。
结合城乡公交停运的实际情况,为方便乡镇基层群众办理业务,江山市建立乡镇指挥派件、村社网格响应代办的“一个口子进、全流程闭环”代办模式,将所有基层代办需求通过热线电话统一转接汇总至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由乡镇(街道)层面指定代办员进行派件办理,实现代办人员信息、接触人员信息全掌控,形成全流程服务闭环,不仅有效防范接触风险,更有针对性的强化代办监管,发挥“跑小二”的作用,打通行政审批“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累计办理急难事项20多起,有效解决群众身边急事。
“溯源办”:指定人员“一对一”引导效率高
2月8日,市民邱先生来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他告诉工作人员,“我的身份证和银行卡都丢了,银行挂失又急需身份证。”通过预约办理的邱先生,被安排专人、专窗为其办理业务,不到20分钟就拿到了办好的临时身份证,解决了无证件挂失的燃眉之急。
疫情防控期间,大部分的民生事项实现了线上办理,但对身份证、护照、出入境证件补(换)领等确需到现场办理的加急事项,江山市严格做好来访人员动态管理。所有来访群众通过智能读卡采集身份信息、联系电话、办事需求,由预约人员协调窗口指定人员“一对一”引导,接待办理,全面掌握办事群众身份信息、路线轨迹、接触人员等情况。建立应急处理机制,遇体温异常或疫情重点地区人员及时报告市指挥部,配合落实防疫管控措施。截至目前累计办理急难事项20起,有效解决群众身边急事。
“群众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着力点,群众满意就是我们工作标准,任何时候群众的民生需求也不能落下。”江山市营商办相关负责人相告,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已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申请、证件4188件次。(江山传媒集团 供稿 作者 张敏 永春 安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