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当跨县跨市乃至跨省域施行管控时,各项举措能否落实到位,乃至做得更好?
在江山,记者找到了答案。
江山市凤林镇花溪岙村位于浙赣两省交界处,一头连着江西广丰区东阳乡的六个村子,另一头就是东阳乡政府所在地,地域互相交织,两地村民交错为邻。
作为村主职干部,周太坤体会最深,他既是参与者,又是亲历者。“齐心协力。不管是哪里人,只有心齐了,劲才能往一处使。”3月9日,记者联系采访周太坤时,这句话,他不止说了一遍。
为了解来往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花溪岙村设置了两个执勤卡点,均位于两省交界处。现实是,江西省那边不少村民来这边采购;而本地老百姓也不少土地在江西,需要异地农作。众多的来往人员,加之各地政令不一给周太坤们带来了许多问题。
“太多的地方管跟没地方管没啥区别,所以一定要开展跨省联合抗疫。”这是周太坤的心声,他怕这里会形成防疫管控的“真空地带”,村民们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地域有界,防疫无界。电话沟通、短信联系、视频开会,周太坤与周边两省的7个村频繁联系,寻求一条跨省防疫之道,一条能使各村众心齐的法子。
多次微信视频会议后,大家商定采取办理联合出行通行证这个办法。联合出行通行证上有7个村委的盖章,在确保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能自由出行。
“7个村总共只有25张通行证,并按村里人数比例分发到每个村子。目的就是满足生活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周太坤直言,有了这个通行证,管理更为简单、有效,也让村民们多了一份理解。
像花溪岙村这样的情况在江山市并不在少数。江山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域内多个乡镇与江西上饶、福建南平等地毗邻。
根据浙闽赣三地防控标准,江山主动与上饶玉山、广丰和南平浦城对接,建立了“机制联建、卡点联设、信息联通、人员联控、事件联调”的跨省联合抗疫“五联”模式,还签订了《浙闽赣交界联防联控框架协议》。
与此同时,域内凤林镇、新塘边镇、大桥镇、廿八都镇、峡口镇也分别与邻省乡镇展开合作,通过联合制定防疫机制,做到同频共振、握掌成拳,确保三省交界疫情防控“一盘棋”。
跨省抗疫,情更情。(原标题《防疫如何做好“跨省作战”?江山这个村给你答案~》,原作者 鲍涵 黄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