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下午,衢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姚宏平,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王青阳一行来到器官捐献者朱海鹏家中,看望和慰问他的家人,对他们的大爱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
今年6月24日, 家住衢江区高家镇划船塘村彭家村的14岁男孩朱海鹏因自发性心脏病心脏骤停,送市人民医院ICU抢救,被诊断为脑死亡。他的父母朱友通和吴小贞在悲痛之余作出了一个决定:捐献儿子的一个肝脏、两个肾脏、两个肺、两个角膜。
留下的是笑容,带走的是憧憬
姐姐手机里珍藏着和弟弟的合照,家里最显眼的墙上挂着全家福。朱海鹏就像是家里的“小太阳”,在每一张照片中都留下了温暖的笑容。
海鹏的人生定格在少年时代,虽然对他来说是带着未能尽孝的遗憾而离开,但对他的家人来说,这个“小太阳”的爱一直温暖着他们的心。“香九龄,能温席”是我们从小就会背诵的三字经,而朱海鹏是从小就会这么做的懂事孩子。冬天为父母暖好被窝,夏天给爸爸买拖鞋;不忍妈妈辛劳,主动帮妈妈烧晚饭......这位少年给家人留下灿烂的笑容,带走了自己心间对未来生活最淳朴的憧憬。
留下的是态度,带走的是渴望
学习上,他也从未因家庭条件一般而落后于别人。“我儿子很喜欢看课外书,”海鹏妈妈说着,指向一张靠墙的课桌,桌面上整整齐齐堆着三大摞课外书,“之前他的书啊,堆得很高,他看完了的我们都保存在这儿,保持着原样。没看完的,就让他一起带走了。我们知道,他喜欢看书......”良好的学习习惯,优质的家风传承,这些都让朱海鹏成为了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虽然他没能领略所有的知识,带着渴望离开,但他给我们留下了一心向学的学习态度。
留下的是希望,带走的是遗憾
更为令人动容的,是他的善良。“儿子很久之前跟我说,他从电视上看到器官捐献可以帮助好多人,给其他人带去生的希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是海鹏妈妈含着眼泪告诉我们的。谁也不曾想,可能当时本无心的一句话,现在真真切切地成为了事实。朱海鹏带着生命的遗憾离开,却为需要的人留下了肝脏、肾脏、肺脏以及眼组织,留下了生的希望,也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最高归宿。
人间自有温情在
朱海鹏是衢州市第115位器官捐献者。截止目前,衢州市器官捐献人数115例,捐献器官339个,角膜155个,相当于挽救了339个生命,让155个人恢复光明。
七月是烈阳的主场,很多人忙着躲避,却也有人向阳而生,成为别人心中的太阳,把自己的光芒洒进陌生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