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暖心老师爱出“金点子” 像一盏灯,照亮周围所有人

时间:2020-09-09 15:14:16 | 来源:中国网衢州

首页>南孔要闻>

孩子要上初三了,该怎么鼓励他?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一位老师给自己孩子写的一封信刷爆了朋友圈。他以二娃弟弟的口吻,写了《给哥哥的一封信》,大儿子看完后眼泪都出来了。

这位老师,同样是一位初二年级的班主任,他的每一次班级活动,都在很多老师与家长的朋友圈里流传,他就是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的黄刚老师,这也是他给很多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金点子大师”“暖心大男孩”……黄老师有很多称呼,他带过的毕业生最有发言权:黄老师教我们做最真实的自己,他把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态度用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苟且,不随波逐流,是一名有格局,有情怀,善于独立思考的老师。”

“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赏识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黄刚不愿墨守成规,对教育教学工作总有自己的见地,并时时闪现出一种睿智,因为这种睿智而显现出一股自信的魅力。

做好班主任,就是为孩子一生的成长负责

每次走进黄刚带的班级,都会被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感染。贴着班级LOGO的杯子、为每个同学送了一 瓶印着班级口号的订制可乐、印有班徽的衣服与帽子让同学们整齐划一……

虽然初中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但他总是会适时地用激发同学们的活力,平常全班整齐的跑步、陪着学生们吃饭、带着班里学生打篮球……从教21年,今年已是黄刚当班主任的第20年。

“来到老黄班里,不仅是对你‘灵魂的熏陶’,更是对于‘人格的完善’,不过老黄生气还是很凶的,别怕,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老黄班级生存法则’。” 一句句来自学长学姐真诚又有趣的肺腑之言,成为每一届同学之间的互相鼓励,更是一种传承。

“每一个三年时间很长,要给孩子留下成长的余地。”黄刚说,每一次带班,他都会提前构思,做好一系列的班级规划,让所有班级管理都系统化,还会不断调整完善。

第一场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爬古道看星星的“东坪夜观星空”,为什么要为学生举办一场与众不同的、星光下的班级活动,黄刚说,满天的繁星装载了学习生活的美好记忆,也装点了学生对于未来的无限遐想,通过这一场活动就是要“提高班级凝聚力,促进家长交流”,同时也希望孩子们能看见爱心,要感谢父母给予生命,感谢老师教育成长,感谢同学给予友爱。

今年的“六一”节,各位家长突然收到一条信息:各位宝爸宝妈,收到孩子给的礼物了吗?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每天回家与父母聊聊他们小时候的事情,找出他们小时候最想要的东西,然后在这个六一节里实现父母儿时愿望!别出心裁的“反向”礼物,引出了家长们一片感叹。

“做好班主任,就是为孩子一生的成长负责。有礼文化,同样是衢州市“南孔圣地”所倡导的精神所在。”黄刚说,要用一颗仁爱宽厚之心,去引导与呵护着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学会感恩知恩。

暖心的活动,用新鲜的激励来催人上进

黄刚的许多“金点子”都会引起家长圈热议。今年疫情期间“网课”来临,有的孩子和家长无所适从,有的任课老师焦头烂额,有的班主任更是手足无措。“脑洞清奇”的他却让创意不断:每周“卓越宅宝”评选、家长分组监督和挑战、网上运动会、充满创意的奖惩措施……

表现出色的“卓越宅宝”们,会收到黄刚亲手PS的奖状一张,还有鸭蛋、青菜等奖品,表现不好的,则有相应惩罚。在家运动也有“菜单”,安排了每个课间的具体运动项目,跳绳、垫排球、折返跑……这些运动有力量训练的,有协调训练的,有挑战性的,有趣味性的。学生在群里打起了运动卡,互相加油鼓劲。

今年6月份,在衢州市实验学校门口上演感动一幕。6月22日傍晚5点20分,衢州市实验学校菱湖校区门口突然出现一个活泼可爱的玩偶熊给同学们送棒棒糖,当七(7)班的张景怡走到他面前时,玩偶熊突然拉住她,让她跟着做动作,接着又从包里掏出一张卡片。

“爸爸爱你!”有些措手不及的张静怡不知所措地看着玩偶熊,直到他摘下头套才反应过来,竟然是一个多月没见的爸爸。

作为背后的“导演”,黄刚表示,这时候的孩子进入青春期,有的家长有些手足无措,甚至和孩子的关系愈演愈烈,其实有时候家长缺乏和孩子好好交流沟通的方式。“因为这位家长平时对孩子比较严厉,我就鼓励他用不同于往日的形象给孩子一个惊喜,更重要的是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然后跟孩子好好沟通。这个惊喜,其实只是让家长和孩子能好好沟通的契机。”黄刚说。

“经常有人问我,你这么多点子哪儿来的?”黄刚说,不是他天生聪明点子多,而是因为思考得多。平时不管看书、看报纸还是看电视,一旦有启发,他都会想,这个办法能不能化用到班级管理中?

“我一直认为,学生要以激励为主,激励比批评更催人上进。当然,错误和不足也要及时指出来。”

激励也有窍门,“精准激励”最有效。黄刚说,他总结的要点有二:一是不能不走心地说:“你好棒啊”,而是应该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指出他具体“棒在哪儿”,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二是激励的方式要创新,不能老是一个模式,要给孩子新鲜感。

走心的挑战,更是一次生命的成长与思考

今年暑假,从7月20日起,黄刚就开始了家访,每天走访2到3户家庭,而且他的家访,都是走着去的,每天走路约2万步,步行时间至少在3小时以上。“暑假走路去家访”的行动,他已经坚持了8年。

“誓将自己晒成黑不溜秋、黑漆麻乌!”他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自勉”。他更想通过“走路去家访”的行为,向学生们传递一个信念:坚持到底,不畏艰难。“这就和学习一样,一旦定下了目标,做好了规划,再苦再累也要去完成它,没有借口。我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的学生们做一个好榜样。”

暑假还剩下不到两周,为了考查学生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他和家长联合设计了一场闯关游戏,让孩子们在关卡中检验暑假作业。而且这场闯关游戏,不仅是检验作业那么简单,还请了曾经的毕业生,在关卡途中演了几出“戏”,考验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有不少同学都被“骗”了。

这场集远足、学科检测、突发应变处理等于一体的大闯关,让学生们斗智又斗勇,大汗淋漓,结束后竟纷纷表示意犹未尽。

充满趣味的闯关游戏, 背后是老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考验孩子们的暑假作业是次要的,主要还是想通过设置的这些情境,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从实际体验中学习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还有安全意识,告诉孩子们善意和爱心要如何表达。”黄刚如是说。活动正在进行的时候,朋友圈里很多外校的班主任就请求“方案共享”了。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设计的一次次充满趣味与互动的活动,不仅仅在于活动的参与,更是一次生命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值得他们思考的东西了。

点评:像一盏灯,照亮学生路

“人品”是魂,黄刚20年担任着班主任、年级组长等工作,无论那一项工作,他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在学生、家长、同事的眼中,黄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他像是一盏灯,努力思考,照亮自己,更是带来光明,温暖周围的学生与同事。这种修为,正是源于内心有一种追求,一种为师者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