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202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转换与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运营闭门会”在衢州举行,来自北京、杭州等地“三农”专家齐聚一堂,给广大奋战在“三农”一线的研究者、实践者、耕耘者来了一场“头脑风暴”。
对普通人而言,“区域公用品牌”这个名词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提到“北京烤鸭”“沙县小吃”时,就更易于理解。区域公用品牌是由“产地名+产品名”构成,有明确生产区域范围,若干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的农产品品牌。
而在浙江衢州,这个品牌就是——三衢味。
在当天举行的研讨会上,各发言嘉宾以“三衢味”等各区域公用品牌为案例,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真知灼见。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理事长毕美家作《“两山”转化的超级引擎》主旨发言,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院长胡晓云作《构建经纬结合相互赋能的区域公用品牌体系》主旨发言,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易君作《区域公用品牌与城市战略》主旨发言。
以“三衢味”为例,衢州人从“小打小闹”卖土产山货,到做大做强“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衢州人认准了品牌效应这把“金钥匙”。2016年,衢州人创造性地创立了“三衢味”品牌,在G20杭州峰会上首次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亮相便一炮走红。2019年浙江省两会上,“三衢味”还被写入了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
特别是今年9月,衢州市出台《“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准入和管理规范》,明确了商标所有方、运营方和使用方的权利及义务;规定了初级农产品类、食品加工类和特色小吃类的准入条件和推出机制,得到了商户们的大力支持。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已授权100家主体、200个基地的153个农产品使用“三衢味”商标。今年,“三衢味”农产品销售额达20亿元,“三衢味”品牌富农成效已初步显现。
研讨会上,农民日报高级记者蒋文龙主持圆桌论坛围绕“两山”价值转换与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展开探讨。
会上还发布了《“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报告》,举行了“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衢州分院”挂牌仪式。
本届研讨会由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衢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作者 王小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