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第二季“8090说”新时代理论宣讲电视大赛开讲

时间:2020-11-30 08:50:26 | 来源:中国网衢州

首页>南孔要闻>

一场发端于龙游、盛行于三衢大地的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农家庭院、田间地头、学校企业,风生水起,方兴未艾。

11月6日上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典型表彰会在北京京西宾馆会议厅举行,衢州市“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成员李陈,代表衢州上台领取“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奖牌,并作为全国8名基层宣讲员之一,现场进行宣讲交流。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衢州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的肯定,是对衢州8090年轻一代的鼓励,更是对衢州全市青年思政工作的褒奖。

衢州市以“理论进万家、最后一公里、走群众路线、育时代新人”为目标,着力健全队伍体系、内容体系、培训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五大体系”,全市域体系化高质量推进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致力打造青年理论宣讲标杆区。

11月27日,第二季“8090说”新时代理论宣讲电视大赛鸣锣开场,来自全市各区块的8组优秀宣讲员走上舞台,青春的声音,学习、传播、践行党的创新理论,为“重要窗口”建设赋能增色。

据悉,该赛事由全市域体系化推进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筑魂育人,激发青年思政学习内生动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大赛分为季赛和总决赛,第一轮比赛于9月举行,总决赛将于明年初举行。

现刊发8组优秀宣讲员的宣讲内容,以飨读者。

金话筒奖

英雄

江山 马洪志

你崇拜英雄吗?你想成为英雄吗?你会怎样理解英雄这个词呢?让我们将目光投向60多年前的朝鲜战场。

这是一名志愿军战士战斗后身上仅剩的军衣残片。为保护潜伏的部队完成任务,烈火中的他始终没有动,慢慢地从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一具焦体。

他就是邱少云,他有着钢铁般的意志,用生命担当使命。

这是一封志愿军战士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上写给母亲的家书(摘登)。

母亲大人:

男於阳历十月二十六日接到来信,知道家中人都很安康。目前虽有少些困难,请母亲不要忧愁。现在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不立功不下战场!六个月后,在上甘岭战役上,这个年仅21岁的青年——黄继光,用自己的热血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践行了家书中不立功不下战场的铮铮誓言。照片上的这个冻僵小战士,人们在他的遗体上发现了一张卡片,上面写道;

我爱亲人和祖国!

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这个小战士叫宋阿毛,在他的身边相继发现了以伏击姿态定格在阵地上的124名志愿军战士。他们谱写了冰雕连的英雄赞歌。

或许有人说我们生在和平年代,成不了那样的英雄。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英雄,新的时代呼唤新的英雄,这些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有毕生践行共产党员初心的衢州“三老”,奋不顾身跳水救人的辅警朱津津,默默奉献乡村教育的教师王梅香,深圳归乡、致力扶贫的龙游飞鸡创始人胡瀞文,漆黑雨夜、驱车送老人的“的哥”夏建军,还有振兴乡村心系群众的村支书们,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党员干部们,驰援武汉抗击疫情的最美逆行者们,他们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尽心尽责,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们把初心和使命书写在三衢大地上,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青年朋友们,如果你我肩负起时代和民族赋予的使命,在各自岗位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那么你我就是英雄!

笔记

衢江 俞轩

“2013年2月3日,晴。今天又是坐车又是走路的,花了三个小时才到山尖岙,听村支书说,老周很向往搬迁之后的生活,我松了一口气,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衢江的嘱托,总算要完成了。”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接见乌溪江库区群众时提出:‘既要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又要让我们生态区的群众今后的生活变得富有,与全省人民一道奔小康。’”

笔记中提到的老周叫做周建兵,2012年他住在衢江区湖南镇山尖岙村,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连理个发都要早上出门傍晚才回来,生活十分不便。那时候他的收入主要靠打零工,一年只有六七千元,均摊到每一天,只有20元的收入。在这20元中,他只会拿出8元在食物消费上,平均每顿饭两元多一点,然后用剩下的12元支撑他的所有支出。可以说,他被困在了大山贫穷的阴影里。不过,2013年,也就是一年后,他和其他800多户村民都搬迁到了廿里镇和美安置小区,交通问题解决了,住宿条件有了质的改善。笔记里的主人公周建兵来到了元立集团工作,大家猜猜,光2013年,他的收入翻了几倍?2013年的收入就达到了八万元!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和他一样,居住环境改善的同时,收入也有了大幅提升!问起他们村怎么能搬到廿里镇的?周建兵操着浓重的衢江口音大笑着回答:还有谁呢,老余哇。

没错,老余就是这场搬迁的工作者,他有很多称呼:老余,小余,余主任,余叔叔,余永宜。从1999年开始从事扶贫起,二十年间,老余积攒下了158本扶贫笔记,我手上的,只是158分之一。老余的履历表上只有二行,第一行是1982年到1987年衢县林业局工作;第二行,也就是最后一行,1987年至今,衢江区农业农村局工作,这三十三年,他从小余变成了老余。有的时候同志们会问他:老余啊,你今年都快六十了,笔记还一本一本的记,你累不累呀?

老余说:“累,有时候真累,但我不能停啊。2005年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来我们衢江考察,提出要解决库区人民的生活问题,我就记在本子上,时时刻刻激励自己。扶贫工作虽然累是累了点,但是老百姓的生活好了,我就打心眼儿里高兴。”

习近平总书记说,“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这个“人”,正是许许多多和余永宜一样的扶贫干部,他们带着和这本本子一样的扶贫笔记,奋战一线,脱贫攻坚。脱贫攻坚路,老余一直和你们在一起。

银话筒奖

聚焦衢城“针”精神

市直机关 周靖

大家好,我是市直机关“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的周靖,来自衢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很高兴有机会能站在这个亮丽的舞台上,为青春放歌!大家请看,我手上有个小香包,是我自己利用业余时间一针一线刺绣而成的。在刺绣的过程中我还悟出一个道理,这一道理在我们的创文工作中也同样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正是因为每一位创文人都具备了一种“针”的精神,才织就了属于我们衢城的锦绣华章。

“针”的精神在于直面问题、动“针”碰硬。我的同事陈晓秋,家在温州泰顺,来衢工作整10年的她已将这里视为第二故乡。别看她外表柔弱,但在工作中却是个十足的女“汉子”。每年的创文战役中,她平均日行三万步以上,上百斤的电动车一抬就是几十辆,往往一整天下来,手脚已是伤痕累累……然而,与身体的劳累相比,更让她觉得委屈的是部分市民对我们工作的不理解。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同劝导一辆卸货违停的车辆时,受到了店家的阻挠。当时只见她顾不得周围群众的围观,依旧坚守原则、耐心劝导,直到店主把车子停进停车泊位里。回到办公室她委屈地大哭了一场,边哭边问我:“靖姐,咱们这么累死累活的,到底图个啥啊?”创文为什么?为了街面整洁、道路畅通,为了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让我们的大花园更加文明、和谐、美丽,这,便是我们创文的底气和硬气!

“针”的精神还在于换位思考、细“针”密缕。怎样才能做到既符合创文标准、停车规范有序,又能满足群众诉求,卸货方便快捷呢?经过前期走访调研,我们在合适的位置施划了有礼装卸规范点,就是这个亮蓝色的小框框,供沿街店铺卸货短暂停靠之用,这样一来,既方便了卸货,又避免了吃罚单。目前,已经有190个有礼装卸规范点投入使用,通过疏堵结合与群众自律的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执法效能。有礼装卸规范点不仅有效地缩短了商家卸货的距离,更拉近了我们与百姓之间的距离,这一举措是创文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于细微处见真章”的最好注解。

“针”的精神更是在于“尖”守信念、锐意进取。回首创文的三年历程,有烈日下的汗流浃背,有寒风中的坚守岗位,无论是项目攻坚还是疫情考验,千千万万的创文人化作一枚枚“针”日夜穿梭在衢城的大街小巷,刺破城市痛点、关注百姓焦点、疏通治理堵点。

聚焦衢城“针”精神,我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就是号召我们要以“针”精神,精细发力、以“针”求真、以“针”务实、以“针”进取,密织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大网——“精”在工匠精神,精心、精致,打造精品;“细”如绣花一样,细心、细巧,细节为王。

“文明城市有一个,一定是衢州,文明城市少一个,一定不是衢州!”昔日的豪言壮语,化作258万衢州人奋斗的信念,共同用双手托起一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也点燃了平凡人生中善与美的光芒。“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擎画出“十四五”发展的宏伟蓝图,站在创文成功的新起点上,我们将更有自信和底气迎来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新征程!

家国情牵立心力行

衢州学院  方敏

这位老人是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但是我们不知道甚至无法想象背后他是一种怎样的付出。

今天我就从邓稼先的故事开讲。

邓稼先就读于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26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美国政府愿用优越的科研条件、优厚的生活待遇挽留这个物理学界的新秀。但得知新中国成立,邓稼先毅然踏上归国之途,投入中国原子弹研究队伍。为了保密,所有的科学家必须隐姓埋名。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消失了整整28年。28年间,我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我国从“任人宰割”到“站了起来”!“舍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邓稼先人生的写照。

中国历史的星空,因有无数的“邓稼先”而变得光辉灿烂!“感动中国”2017年年度人物、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曾说,自己的偶像是邓稼先:“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正是因为无数有志之士无私的奉献,才有了中国的繁荣昌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也有我们衢州学院学子的身影,“卓姆,疫情形势严峻,一定要做好防护!”“恩米,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啊!”这是疫情之下的西藏自治区措杰村,衢州学院学子达珍发动当地大学生,迅速组建志愿服务队,投入到了人员排查、体温监测、消毒等各项工作中,为家乡战疫贡献青春力量!而这样的衢州学院学子,达珍并不是个例。在杭州,衢州学院学子退伍军人冯锐彬退伍不褪色,驻守在防疫点,用新的方式守护脚下的土地;在嘉兴,朱陈伊雯与志愿者们一起包装了4万个口罩,为8000余位居民带去了疫情下的爱心;在河南平顶山,尹佳浩放弃春节休息,坚守在卡点处,一丝不苟做好防疫登记工作。从清晨到深夜,在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青年志愿者们疲惫忙碌却从未退却的身影!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战争中,有200余名衢州学院返乡学子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开学后,一封封感谢信从各地传来,有一封信上这样写道:“在这次疫情防控中,该同学任劳任怨,用耐心、细致的态度服务居民,用负责、严谨的行动守护家园,用坚定、清晰的脚印刻画最美的‘逆行身影’……”而我们的大学生们却说:“我做的事情很小,微不足道,只要能够为战‘疫’奉献一份力,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能发一份光,就发一份光,能献一份力,就献一份力”,这是青年学子心底最坚实的承诺,也是青年学子家国情牵,立心力行的最美风采!国家因英雄辈出而强大,民族因精神挺立而兴旺。我爱你,中国!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家国情牵!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心力行的奋斗动力!

优胜奖

好家风里藏着三句话

常山 彭亚捷

我是一名基层妇联干部,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常常会接触到不同的家庭,我发现每一个家庭都有其自成一体的家风。也许是一个字一句话,又或许是一个家里的小故事,而这些都是家风的载体。我觉得好的家风它涵盖着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好家风是培养孩子成才的登高梯”。前阵子,我们全家去看了电影《花木兰》,孩子和我分享她的观后感说:“妈妈,我特别喜欢花木兰,还有她的爸爸”。后半句话尽管有点意外,细细想来却在情理之中。花木兰的父亲一生戎马,哪怕是年老体弱,他也毫不犹豫地接下可汗点兵的军帖。面对木兰的不解,他说,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做到忠、勇、真。正是受到父亲的影响,才有了后来木兰替父从军的挺身而出和为国而战的义无反顾。而好家风这股无形的力量,就像是一把登高梯,让她在勇攀高峰、成长成才的路上一往无前。

第二句话是,“好家风是夫妻彼此成就的聚宝盆”。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的国家荣誉称号。这个人民英雄在生活里也有一段让大家艳羡的爱情。张定宇与妻子程琳结婚28年,两人同为医护人员,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疫情期间,张定宇拖着病体一直坚守在抗疫的最前沿,妻子虽然心里担心却从未阻拦过一次。而在程琳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时,张定宇却湿了眼眶,在电话中匆匆安慰好妻子后,转身就又投入到抗疫的战场上。等到程琳康复之后,她第一时间就去医院捐了400cc的血浆,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丈夫。就是这么一对英雄夫妻,让我们体会到彼此的懂得、互相的成就比任何动人情话都重要。

第三句话是,“好家风是老人安享晚年的强心针”。在我们常山,只要提起周桔凤这个农村妇女,所有人都会为她竖起大拇指。周桔凤与李知良是再婚家庭,李知良的前妻因病去世,留下幼小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周桔凤把两个老人接到家里同吃同住。在相处的几年里,她从未和老人红过一次脸,拌过一次嘴。面对这样一份满满的孝心,老人更是心存感动,逢人就夸:“我这个假儿媳藏着亲女儿的孝心呢。”为了传播好这份“孝经”,周桔凤还组建了一支“最美领跑”志愿服务队,定期走访敬老院和留守老人,为他们量血压、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目前这支队伍已集结了160余人,开展了志愿活动50余次,周桔凤用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淳朴与善良,传递着孝老爱老的良好民风。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汇成国风,让我们以传承好家风助力有礼之风吹遍衢州!

鱼跃

开化 申屠湘绮

古有“鱼跃龙门”旧传说,今有“鱼跃龙门”新故事。从莲花峰倾泻而下的山水,跌宕蜿蜒,一路向东,奔流不息,最终汇成了浙江人民的母亲河——钱塘江。而我们开化的清水鱼啊,就从这钱江源头游出大山,跃进中央电视台,跳到了西湖国宾馆的餐桌上!就让我给大家讲一讲这“鱼跃龙门”的新故事!

活起来

汪立友,是开化一位乡村养鱼人。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他在外打拼多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心灰意冷的他回到家乡,绿水青山抚慰了他的心,也让他看到了一线商机。在清水鱼产业政策的扶持下,他开始养殖清水鱼。

规模化养殖清水鱼最怕得鱼病,而技术是难关。好在有“硕士鱼倌”徐柳晨。徐柳晨是一名水产养殖硕士,也是一名乡干部,“鱼倌”是汪立友对他的昵称。十多年来,他坚持每周巡回上门技术辅导。2019年,一种新型鱼病在全县迅速蔓延,汪立友的十口塘几乎全军覆灭。而和他一样心急如焚的还有徐柳晨。徐柳晨带着专家团,塘边把脉、查阅资料、集体会诊,他们白天黑夜连轴转、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最后终于找到解决方案、战胜了灾情。

为了保证鱼的品质,“鱼倌”还给鱼儿戴上了可溯源的二维码,只要你扫一扫就能知道这条鱼来自哪口塘,养了多久。通过十多年的培育,如今全县一半以上行政村,1万多口塘都养上了清水鱼,开化清水鱼产业活了起来。

游出去

鱼是活起来多起来了,但是怎么游出大山、打开市场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廖立忠,一位资深水产经纪人。大家都知道,西湖醋鱼是杭州四大名菜中最负盛名的,原来一直采用普通草鱼制作。2017年,廖立忠向杭州西湖国宾馆推介了开化清水鱼。一经推出,立马赢得各方好评,大家都说:“用开化清水鱼制作的西湖醋鱼,才是真正的江南味道!”他说:“就凭钱江源这个生态好品牌,我一定能让开化清水鱼游得更远。”

廖立忠做到了,开化清水鱼不仅从山沟沟里游到杭州西湖国宾馆,还游进了上海盒马鲜生,就这样一路跃进了高端市场。

富起来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汪立友从最初的3口鱼塘到现在的27口,他办起了家庭农场,生意也越来越好。在乡村干部的帮助下,汪立友成立清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村民解决销售难题。目前,他所在的小小田畈村已有鱼塘90多口。如今,面对络绎不绝的订单,村集体带着大家养起了期权鱼,通俗地说就是先收钱、再养鱼。

这家家养鱼就带动了家家富裕。去年,开化清水鱼产业年产值达到1.8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3.5亿元,户均增收6000元。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要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从清水鱼塘跃上人们的舌尖,从美丽乡村跃入繁华都市,从产业兴旺跃向乡村振兴,这“鱼跃龙门”的故事,正是开化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生态富民重要嘱托的生动实践。

画笔绘小康

柯城 徐宇强 徐瑜琳

Q(徐宇强):各位游客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沟溪乡余东村。别人的展位卖字画,我的展位卖文化。瞧一瞧,看一看咯!

L(徐瑜琳):直播间的朋友们,今天咱们的村播来到了美丽的沟溪乡余东村,让我们看看余东村除了美丽的景色,还有什么好玩好看好买的吗?咦,这边正好有个展馆,我们一起来看看。师傅,这墙上种文化三个字写的真好。

Q:小妹妹,有眼光,这幅字可大有来头。它讲述的是余东村的历史。

L:余东村的历史我知道,六十多年前,余东村只种庄稼,村民们因为热爱画画,所以把门板当画板,卧室当创作室。可是这和种文化有什么关系啊?

Q:2007年的时候,时任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黄坤明为余东村题下了这三个大字,“种文化”,激励我们要实现从绘画到文化到精神的跨越,画出更广阔的天地。

L:师傅,我看你也是个画家吧。

Q:没错,我们村有800多人,其中将近400人是画家。我们白天扛锄头,晚上拿笔头,生活啊,有奔头。

L:师傅我看你手上这幅画真不错,我直播间里的朋友都说喜欢,怎么卖呀?

Q:我和你说,我这画呀,不卖。我们这展位有二不卖,没完工的、有瑕疵的画作不卖。这幅画还没完工呢,不卖。

L:我明白了,这一不卖的理由我可以接受,那这二不卖呢?

Q:二不卖的话,你也端着手机在我们村转了一圈了,你看到最多的是什么?

L:是美女吧?不对,多的应该是美女身后的那些墙绘吧?

Q:没错,出现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农民画墙绘。我之所以不卖是因为这些画绘在每个村的墙上,大家看看这墙上画的是什么?

L:画喽。

Q:不对,这墙上画的是我们余东乡村未来社区的美丽风景,是我们的小康之路,是咱们农民画家心中的美好生活。所以我卖了,你也带不走,这就是我的二不卖。

L:算了算了,这个摊位什么都不卖,我们还是去别处看看吧。

Q:别别别,我这摊位除了这二不卖其他什么都卖,你看我这摊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直播间的宝宝们,你们看我这个丝巾,知道衢州娜妮周迅吧。

L:知道,难道你这个丝巾是周迅……

Q:的舅舅的二姨的女儿的朋友的同款。还有这背包,这遮阳伞,都老好用了。

L:朋友们,真别说这包做工精致又有特色,包面上的画都是按照余东农民画原版定制的,背上身绝不输给那些大牌包包。老板,给我最低价,我要1000份,你这儿有这么多存货吗?

Q:你也太小看我们了,现在我们村开发出了40多种农民画衍生产品,通过多届深博会、西博会、台商会、全国各地的研学游,还有像你这样的村播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中东等多个国家。别说1000件,你们要多少我们就有多少。

L:看来你们用产业化的形式振兴乡村,把农民画带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Q:那当然,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我们不仅要追求富足的经济收入,更要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我们余东人要种下文化,让世界听到我们农民的声音,要种下致富摇钱树。

L:结出三农幸福果!让我们余东村的文化通过农民画,通过这些衍生产品,种在直播间,种在大家心里,种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结出富强路,结出和谐村,更结出乡村振兴的幸福成果。

合:南孔圣地,衢州有礼。

脱贫路上的“两双鞋子”

龙游 李姗

相信大家被台上这两双鞋子吸引了。别着急,听我慢慢讲这两双鞋子背后的故事。

裹满泥巴的雨鞋

我右手边这双绿色的高筒雨鞋,它的主人叫做吴柏林,作为一名农林专家,工作30多年来,雨鞋,陪着他踏遍了龙游的茶山竹海。

2018年7月,56岁的老吴响应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号召,奔赴遥远的四川叙永。出发前,他带上了一双新雨鞋。报到第三天起,“厚脸皮”的他就到处搭同事的顺风车上山下村,大家开玩笑地说:“吴高工穿上这双鞋,那准是又要‘蹭车’啦。”在乌蒙山潮湿多雨的竹林里,老吴常常是挖泥又掏笋,过不了多久,鞋底就像这样裹上厚厚的泥巴和竹叶。裹了泥的雨鞋一只能有三只重,但老吴不嫌累,他说:“只有实地看过,才能因地制宜,对口帮扶嘛。”

很快,当地的苦竹笋吸引了老吴的注意。因为带有苦味又和毛竹笋同期上市,一直不好卖。这让他想到了家乡的“早出丰产培育技术”。在水尾镇的试验基地里,他一边教一边干。为了省下来回时间,索性就和农户同吃同住。这一年,用上了浙江技术的苦竹笋亩产量从700斤提高到1600多斤,上市时间提早了两个月,还摇身一变长出了“甜味道”,单价从每公斤5元涨到最高每公斤50元。他笑着说这叫“早起的苦笋有钱赚”。

一炮打响的苦竹笋,让老吴成为了农户眼中的“大熊猫”,都盼着他去自家地里看看。可“输血”不如“造血”,两年里,他开培训、编教材、带徒弟,忙得不亦乐乎,就连回龙游前的最后一天,他还穿着这双雨鞋,在地里手把手教大家修剪油茶。他说“要给叙永留下一群带不走的专家”。

对扶贫使者老吴来说,这双雨鞋是东西协作的“友谊鞋”。

一尘不染的红棉鞋

再来说说我左手边这双红棉鞋,它的主人小施是一位新龙游人。

早在2018年,龙游叙永两地就开始了劳务协作,但今年的疫情,让这段“千里姻缘”受到了大挑战。

为了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复工就业,两地决定:疫情防控要做,返岗春风也要吹!2月27日,年后第一批赴龙民工整装待发!小施穿着这双崭新的棉鞋,踏上了前往新家——龙游的路。专人护送、专车直达,小施觉得这趟远门挺安心的。当大巴缓缓到站,看到工作人员早已在夜色中举着牌迎接他们,小施激动得坐不住。和老吴的雨鞋不同,跨越了1700公里,小施的棉鞋几乎一尘不染。她说:“这哪像是出门讨生活,车接车送的,倒像是走亲戚。”

现在,小施一家已经扎根龙游。不仅如此,这对新龙游人还主动做起宣传员,说起“以工招工”的热心话。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扶贫是最有效、最直接和最长情的帮扶。两年里,叙永已有17批722人在龙游端稳了就业的“饭碗”。

对新龙游人小施来说,这双鞋是就业脱贫的“奋斗鞋”。

借此机会,我和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今年2月,和我们衢州结对的四川兄弟实现脱贫摘帽。11月23日,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也已经全部脱贫摘帽啦!但是,我们的脚步并不会就此停止。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进军的号角,朋友们,让我们跟随时代步伐,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接力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