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邹老及其家属对医疗事业的支持!”1月3日下午两点,浙江大学医学院工作人员沈良华来到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与常山百岁老党员邹丁山的家属办理了遗体捐献交接,帮助老人实现了生前遗愿。
“一生不予索取,不忘初心,把一生献给党和人民。”邹丁山的儿子邹楚华表示,这是父亲用一辈子留给他的最大财富。“他的遗愿就是走后为党和人民做最后一件事——遗体捐献,我要帮他实现。”
出生于1918年的邹丁山,是常山县白石镇人。70多年前,正值风华正茂的他怀揣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义无反顾加入地下党组织,投身革命事业。他是中共金衢特委地下党员,曾与衢州六烈士林维雁等一起参加革命,担任过江山县委青年宣传部长、常山县临时人民办事处主任、常山县文教部部长等职。
因为参加共产党,邹丁山一度被捕,关押在上饶集中营。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穿琵琶骨……集中营里,他遭受了各种刑罚。“儿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爷爷右肩胛骨附近有一块烫伤的疤,一问才知那是当年穿琵琶骨留下的。”邹丁山的孙子邹浩林说,这样的疤爷爷身上有很多,每当问起,爷爷总是笑着说,这没什么。
后来,经多方营救,邹丁山从集中营死里逃生。而一出狱,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联系党组织,继续干革命。1948年,他历经千辛万苦再次找到党组织,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5月4日,常山宣告解放。邹丁山从“地下”转为“地上”,被推选为常山县临时人民联合办事处主任,负责牵头筹粮支前,收缴地方反动武装,安定社会,恢复生产。新中国成立后,邹丁山教书育人直至离休。
“离休后他坚持读书读报,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出去宣讲。”儿子邹楚华回想起父亲的过往,红了眼眶。他说,父亲一辈子都在想着为党和人民作贡献,近几年身体状态不太好后,就多次提出想要遗体捐献。“怕家人不同意,他立了两次遗嘱!口头上说了上百次都有了。”
2019年7月24日,因病住院的邹丁山躺在病床上,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见证下,他一笔一划在遗体捐献志愿书上签了名。
“我一定要尽我的余生赞颂我们的祖国,告诫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建设强大的、不受人欺负的祖国。”这是邹丁山在《百年人生》自传中写的一段话。他说,自己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活到2021年,见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1年1月3日上午8:45,老人逝世,享年103岁。老人的家属遵从其遗愿,将其遗体捐献给了浙江大学医学院用于医学研究。老人的身后事也遵照其生前意思,一切从简,不发讣告,不举行任何纪念活动,安静走完这一生。
年轻时不顾个人安危投身革命事业,离休后义务宣讲发挥余热,在生命的最后选择遗体捐献为社会做最后的贡献,这位百岁老党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入党时对党和人民许下的铮铮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作者 郑徐丽 占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