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一套会“说话”的家庭档案

时间:2021-05-11 17:05:00 | 来源:中国网衢州

首页>南孔要闻>

一张照片、一篇日记、一份粮票、一块老得掉牙的手表……从一个小家的吉光片羽中,我们能听到国家前行的有力足音,看到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

今年70岁的衢州市衢江区委党史办退休干部汪洪才就有一套家庭档案,他在过去40多年的时间里,把个人档案资料、儿女成长照片、家庭收支票据、旅游景点门票等,分门别类地装订成14本档案册。4月25日,记者前往汪洪才家中,在一册册花花绿绿的旧纸张中,铺开一幅时光变幻图。

家庭照片:色彩转换中定格流金岁月

在汪洪才的家庭档案中,有3册是家庭老照片。掀开一页页照片册,从黑白到彩色,最明显的变化是衣着越来越光鲜。从粗布棉布到皮衣毛衣,从传统的中山装到新式的西装,汪洪才笑说,他头发越来越白,衣服倒是越穿越时髦。

这些黑白照片基本摄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用的是胶卷。那时家庭拥有相机的廖廖无几,他们家有这么多照片还是沾了汪洪才当时在部队从事政工干事的光,他不仅有一台工作相机,还有一个暗房。“那时大家衣服不是灰就是白,款式也单调,黑白照倒也反映了本色。”

1987年,汪洪才从部队转业后,买了当时很流行的“傻瓜机”,彩照开始流行。这时候家人的衣服料子、色彩、款式都更丰富,爱拍照的他把家人每一次有纪念性的活动都用相机定格了下来,定格了当时的色彩也定格了当时的笑容。

“但那个时候洗一张彩照差不多要三分之一的月工资,还要到上海洗。”这在汪洪才的家庭档案中也体现了出来:档案中的彩照在1990年以后才多起来。这个时期有汪洪才爬黄山的旅游照,有穿西装打领带的活动照,还有穿着风衣纯粹耍个帅的。

档案中有一组照片特别有意思,是三张并列贴着的照片,分别是汪洪才和妻子、大女儿与同一台电脑合影的照片,上面时间印着“1996.5”。“是1996年5月,我们在妻子单位玩,那时台式电脑还很稀奇,我们装模作样地坐在那里拍了张照。”汪洪才感慨,现在一晃20多年过去,电脑都用了几代了,功能越来越强大,体积越来越小,价格越来越亲民。像他吧,电脑已成为家中必不可少的电器,这几年家庭档案数字化全靠它。

在4台“傻瓜机”和一台单反的咔嚓声中,汪洪才收录了数千张家庭照。现在,随着手机功能强大起来,他更多的是拿着手机拍拍拍。

景点门票:旅游从舟车劳顿到说走就走

从无概念到有概念再到平民消费,旅游这个词随着时代的步伐,踏进寻常百姓家。

对于汪洪才一家来说,莫不过如此,他用6本档案册装着全家人在全国各地景点打卡后留下来的上千张门票。其中一套北京故宫博物馆和天安门广场的门票被贴在了一本档案册的首页,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汪洪才借工作出差的空档去的。在当时,所谓的旅游更多是“借空档”去景点走走看看。

“那时不太有旅游的概念。”在部队时期,汪洪才每次从衢州到驻地江苏扬州,由于经常要花数小时等班车,他会趁机到附近的景点玩玩。几年下来,他把这一路有名的景点玩了个遍,杭州西湖、上海外滩、无锡太湖、南京中山陵、扬州瘦西湖等。

当然,那时候的“潇洒走一回”可是要付出很大精力的。“车少,速度慢,还挤得很。”有一次,汪洪才坐火车回部队,因为太拥挤,家人帮他把行李从窗户扔进了前面的车厢,他从后面车厢上,结果火车离目的地只有一半路了,他还没挤到扔放行李的车厢位置。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汪洪才收集的景点门票多了起来。特别是到了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旅行社的出现,旅游成为一种热门的新消费,汪洪才带着家人去过北京、香港、澳门等地游玩,这些门票都被保留了下来。

进入21世纪,几乎每年的“五一”“十一”,汪洪才都要和家人一起出去游玩,这时期的门票占了所有门票的70%以上。2011年退休后,汪洪才把之前没玩过的全国知名景区玩了个遍,特别是坐了两次“夕阳红”专列,去大西北、东北旅游,每到一地,都有专车接送,旅游体验完全不同过去。就算同一个景点,隔个几年再去,硬件软件往往都有大变化,服务更周到了,设施配备更人性化了,物价消费更理性了。

像前几年他再到江苏扬州、上海浦东去,看到沿线城市拔地而起,当年的郊野农田变成了大都市。他的旅游品位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喜欢进城游,现在喜欢原生态。“第一次看到西藏的山,就感觉是到了月亮上,太美了。”汪洪才说。

购物票据:人们从攥票排队走向“买买买”

在汪洪才的票券档案资料中,有一张购物发票,依稀看得清“南京市百货商店”“1973年”“120元”等字样。那是1973年,汪洪才凭着一张“工业券”在江苏南京花了半年工资买的一块手表。

“有钱还不行,得有券,有了券,衢州还买不到。”在凭票供应的时代,汪洪才对于排队购物的经历记忆深刻。1976年在苏北长江边等渡船时,他利用等船的10多个小时排队,才买到了10颗糖。他有个战友在上海浦东,于是常借看望战友和出差的机会到上海买布料、日用品和新式玩意。他也曾为了买几斤柑橘送朋友,托了好几个在供销社工作的朋友才搞掂。

档案中还有一张1984年的电视机购物发票。作为当年的“老三件”之一,电视机是一个家庭中的奢侈品。“两个女儿慢慢大了,老吵着要看电视,我们狠了狠心,买了。”那时候汪洪才夫妇的月工资加起来是105元,这台14吋的黑白电视机花了440元。“当时生活水平相对提高了,物资供应也不那么紧张了,但一台14吋的金星牌彩电要2500元,太贵了,哪像现在。”汪洪才呶呶嘴,指着家里那台40吋的大彩电说,不过就花了一两千块钱。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攥着票券排队购物的时代伴着历史年轮一去不复返,老百姓进入了一个买买买的时代。汪洪才说,现在只有他想不到的东西,没有买不到的,无论是日用品、电器还是衣物,都不停地被新的所替代。总是站在时代潮头的他还像年轻人那样玩起了网购,指尖随便一点,快递送货上门,真切地享受到了丰富物质带来的美好生活。“我们这一代,是以前吃过苦现在享过福的。”汪洪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