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安吉余村—常山同心乡村未来社区结对共建签约仪式在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举行,标志着安吉·常山的战略合作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双方将联手打造“同心”乡村未来社区。据悉,这也是安吉余村首次与其它县、市(区)签订结对共建协议。
安吉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也是全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2020年,安吉余村入选全省未来社区试点创建项目,成为全省唯一一个乡村类未来社区创建点。一年多时间来,安吉余村以“中国余村、未来原乡”为主题,通过探索人本原乡、生态原乡、数字原乡三大创新特色,打造全域生活圈、绿色生活态和云间生活流,不断完善乡村全域生活服务与综合治理机制,成为了全省乡村未来社区建设的“制高点”。
常山地处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源头,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第七座国际慢城。一直以来,常山和安吉一样,致力探索“两山转化”的全新路径,并在2020年创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也打响了“两山银行”常山的模式和品牌。此次签约的同心乡村未来社区,位于常山县同弓乡,它将结合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和省级田园综合体项目,致力实现场景应用便民和产业振兴富民的乡村未来社区,全面重构农村“新型社群”。
“安吉余村是我们眼中的楷模、学习的榜样。”常山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未来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戴根林表示,“未来社区是省委省政府向外展示的三张金名片之一,如何更高效地擦亮这张名片,我们必须找对路子”。
为此,常山县把目光瞄准了全省乡村未来社区建设的模范生、样板地——安吉余村。
从今年年初开始,常山县便主动与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对接,并率先制定了结对共建的框架协议,努力探索合作可能。多次的交流中,双方在美丽乡村建设、“两山银行”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一致同意建立长久、紧密、融洽的结对共建关系,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5月18日,常山县考察团赴安吉余村进行考察学习,通过实地观摩、现场交流,深刻感悟安吉在未来社区建设上的经验和做法,并正式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
根据结对共建框架协议,双方将本着“同心共创、共话发展,齐心协作、共同富裕”的原则,以建设“同心未来社区共同体”为目标,坚持组织共建、政策共通、资源共享、产业共融、模式共创五项结对方针,推进建设研发平台、举办高峰论坛、谋划旅游专线、编写实践报告、培育建管人才、打造特色产业、建立交流机制、创新特色场景、推进社会参与、落实宣传引导等十大举措的落地,合力打造互利双赢的乡村未来社区新模式和省级乡村未来社区建设典型案例。
“我们找到了一个经验丰富的好老师!”常山县同弓乡党委书记黄小兵表示,下一步,同弓乡将和安吉天荒坪镇余村加紧联系,进一步找准结对共建的切入口和着力点,为“同心”乡村未来社区汇聚新动能、注入新活力。(徐露霞 吴贤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