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洗礼”下,文明新风浸润日常生活

时间:2022-01-19 08:30:00 | 来源:中国网衢州

首页>南孔要闻>

不知不觉,人们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抗争已经过去两年。对很多人来说,疫情防控既是对病毒的战斗,也是对生活方式的检验、健康习惯的重塑、文明素养的培育。

在衢州,疫情防控的“洗礼”,让文明新风逐渐浸润市民的日常生活。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组建4422支志愿队伍,注册志愿者达72.4万人,志愿服务时长达1057万个小时,“小锦鲤”已然成为衢州志愿服务的一大特色品牌;全市10桌以上餐饮单位配备使用公筷公勺率达100%,市民在家使用公筷公勺意向率达到80%,“餐桌革命”日渐渗透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此外,全市776所义务教育学校的32.8万名学生均习惯用作揖礼代替握手、拥抱,努力践行新时代文明新风。

衢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公民道德建设科相关负责人说,“有礼”是属于衢州的极具辨识度的精神符号,在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当下,文明新风悄然吹拂三衢大地的每个角落,在持续擦亮城市文明底色的同时,不断织密防控网,为“两手硬、两战赢”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文明力量。

日常生活中小心防护

进门后把用过的口罩扔进垃圾桶,随即洗手洗脸,这才进房间逗逗3个月大的女儿,这是年轻奶爸张杨下班后的个人防护基本步骤。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张杨自认为还算爱干净,但也只是停留在“会手洗内衣内裤”“脏袜子不会乱扔”阶段。深层次的改变源于2021年春节。“一个认识多年的外地朋友不幸确诊,在医院待了一个多月,出院后足足瘦了5公斤。”看着视频里明显消瘦的朋友,张杨意识到,平常日子小心防护,是普通人对抗病毒的最好方式。

原本张杨出门并不习惯戴口罩,即便戴着,也不规范,口罩经常用上许久才更换,起不了多大的预防效果。朋友的遭遇,让张杨学着适应和习惯戴口罩,渐渐地,只要出入公共场所,他几乎口罩不离口鼻;回到家,洗手消毒是第一步骤;他甚至减少了抽烟的频率,偶然拿出来过过嘴瘾,而不是一根接着一根没完没了。

由于每天需要更换口罩,去年“双十一”,趁着商家搞活动,张杨一口气买了200个口罩,加上原先的囤货,专门用来存放口罩的柜子被塞得满满当当。他家的洗手液也用得特别快。“老婆说去年6·18买了6瓶,前两天我看到洗漱台上只剩下半瓶了。”

“新冠肺炎疫情太可怕了,你看前段时间通报的永康确诊病例,因为跟河南病例上了同一个厕所,没有戴口罩,2分钟就被传染上了。”看到这则新闻,张杨愈发意识到树立良好的文明习惯至关重要。“我觉得疫情是把双刃剑,既是危机更是考验。对普通人来说,努力纠正之前的不好习惯,学会自我约束非常重要。”对此,张杨坦然接受,毕竟,没有什么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战“疫”一线涌动“志愿红”

“小姑娘,健康码拿出来看一下。”“师傅,口罩戴戴好。”1月16日下午,在市区南湖菜场,身穿红马甲的吴世明站在菜场入口处,认真地给进入市场的顾客测温验码。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到现在,无数的“志愿红”,编织起一张厚实的基层防控网。

从事志愿服务已成为吴世明的生活常态

吴世明家住柯城区府山街道蛟池街社区瑞仙巷,是一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基层党员。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吴世明接到社区召唤,二话不说冲在志愿服务第一线。两年时间了,那段日子的坚守,依旧深深印刻在老人记忆深处。“好几个月呢,从冬天一直坚持到初夏。”吴世明回忆道,最紧张的那段时间正好是春节,自己每天天刚亮就出门,在小区楼下的卡点一站就是一整天,给进出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做好登记工作,经常要忙到华灯初上才收工。

年过7旬的老人在防控前沿坚守,社区工作人员既心疼又敬佩。“他们总让我早点回家,但都被我拒绝了。有句话说得好,抗疫路上没有局外人,我现在身体吃得消,自然而然要多出点力。”这番话,代表着吴世明的朴实心声。

两年时间下来,志愿服务已然成为吴世明的生活方式。只要社区有需要,他的身影,就会出现在社区各个角落,始终保持一位普通老党员“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优良品质。但吴世明不觉得辛苦,他觉得自己通过志愿服务不仅实现了人生价值,也让退休生活多了一抹色彩。“只要用得到我,我随时都在,必将扮演好抗疫‘放哨人’的角色。”吴世明如是说。

推迟婚礼,直播连线外地亲友

“这两年每天早上一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国内最新的疫情信息。”29岁的杨贝是常山县市场监管局派驻在同弓乡的工作人员,她说,过去的两年时间里,疫情防控成了最重要的日常工作。

杨贝与丈夫徐晓圳于2020年10月份相识相恋,原计划在今年1月8日完成婚礼,但随着国内、省内疫情的反复,杨贝与丈夫徐晓圳决定推迟婚礼。

“之前一直按照原计划张罗婚礼事宜,所有事情已安排妥当,婚礼请柬、现场视频由我们亲手设计剪辑,毕竟这是人生大事。”说起婚礼筹备过程,杨贝言语中洋溢着幸福。“但是这段时间疫情开始反复,尤其是省内,人员流动又频繁。为了减少宾客聚集的风险,虽然心中有些遗憾,但我们还是决定推迟婚礼。”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杨贝每天都在接触疫情防控工作,最常做的事就是对集镇重点场所进行防控督查,对疫情防控工作非常熟悉和了解。看到近期各地出现点状疫情,杨贝和徐晓圳第一时间和双方家长沟通,希望推迟婚礼。“没想到爸爸妈妈们都很支持我们的决定,并且一起帮忙通知亲朋好友。”得到家长的支持后,杨贝亲手制作了一封“延期信”,告知亲朋好友将推迟婚礼。

不仅推迟婚礼,即便婚礼举行,杨贝也决定用简朴的方式来操办。“桌数肯定要减少,不会邀请那么多的外地宾客。我们打算在婚礼现场与外地的亲朋好友进行连线直播,用这样的特殊方式分享喜悦和幸福。”杨贝说,虽然由于疫情反复,打乱了他们原先的婚礼计划,但别样的婚礼将给爱情增添更多韵味。

公筷公勺成餐桌标配

吃饭前,公筷公勺先摆上餐桌。在柯城区衢化街道昌苑社区昌苑小区,69岁的祝松妹和家人严格守护舌尖上的健康。

祝松妹和家人已习惯在吃饭时使用公筷公勺

多年前,祝松妹就听说过公筷公勺。“那时候就觉得挺好的,但没形成一种意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社区开始宣传使用公筷公勺的好处,还给辖区居民发放了公筷公勺,祝松妹拿回家后做了清洁消毒,然后摆上了餐桌。

“以后我们家里就开始用公筷公勺吃饭。”吃饭前,祝松妹郑重向家人“宣布”。起初,家人并不能够接受:“这也太麻烦了吧?”儿子则直言不讳:“我估计坚持不了几天。”听到这,祝松妹一遍又一遍耐心解释:“我们从自身做起,病毒就减少了传播渠道,我们不要给国家添乱。”

对祝松妹来说,这番话完全是肺腑之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作为社区“红管家”,积极投身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在卡点值守,一站就是一天。有的志愿者快80岁了,还坚守在防控一线。”大伙的辛苦付出,让祝松妹感触颇深,在她看来,如果每个人都能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阻断病毒传播,就不用这么多“逆行者”奔波忙碌。

祝松妹是名老党员,她的觉悟影响了全家人,老伴、子女相继使用公筷公勺解决一日三餐,哪怕有客人上门也不例外。

祝松妹的妹妹远嫁山东,还有不少亲人住在杭州,跟他们打电话时,她时不时宣传使用公筷公勺的好处。“我们衢州很多人家吃饭都用公筷公勺,这样就不担心病从口入,你们也可以试试看。”祝松妹说,小小的公筷公勺,树立起一种文明新风,很有现实意义。

见面不握手,作揖成风尚

礼者,人道之极也。如今,在衢州的校园,作揖礼已成为最平常的见面问候方式。

常山县育才小学的学生们在行作揖礼

在常山县育才小学,行作揖礼已成为全体师生的日常习惯。推广作揖礼是该校“一周一仪”德育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清晨,值日老师站在校门口迎接孩子,学生躬身作揖,向老师“问早”;每逢国旗下讲话,学校邀请各班级的礼仪生现场讲解和教学如何行作揖礼,对不标准的作揖礼进行指导和修正,做到反复巩固;学校安排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学生打扫卫生时遇到老师,会很自然地放下垃圾、扫把向老师行作揖礼,老师也及时回礼;下午放学时,师生间、学生间用作揖礼互相道别。育才小学办公室主任胡箭慧说,不仅如此,学校还将礼仪纳入毕业课程“十八般武艺”,只有合格了才可以颁发“十八般武艺闯关证书”。

“作揖礼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绵延,也引领着健康文明新风尚。”市教育局学生发展处(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处)副处长廖建丽说,近年来,衢州一直通过推广作揖礼等形式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2020年4月,衢州市教育局发布通知,将“行作揖礼、使用公筷、谈吐文明”纳入到中小学生文明规范和日常教学中,目前,全市776所义务教育学校的32.8万学生全部会行作揖礼,并在学校坚持行作揖礼。在廖建丽看来,“见面作揖”是我们中华民族流传两千多年的礼仪,持续常态化、规范化的对待,才能让作揖礼成为文明新风尚,使之成为浸润三衢大地的文明儒风,进一步打响“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衢州日报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