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美丽河湖浙江衢州市衢江区上山溪(横路段)又名罗樟源,发源于大洲镇渔仓村深凹源杨梅岙,自南向北流经大洲、横路、樟潭等三个镇(办事处、街道),至樟潭街道缪家村石棚注入衢江。主流长38.7公里,流域面积157.8平方公里,属山溪性河流,洪水暴涨暴落。因山势陡峻,河床比降陡,源短流急,汇水集中迅速,冲刷严重,加之山区地形,极易形成暴雨中心,洪水期猛涨猛落。
衢江区水利局在美丽河湖创建中,致力于建立健全河道管理、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防洪安全管理及应急管理机制,将上山溪流域打造成集“绿色旅游、绿色农业、绿色经济”于一体的绿色长廊示范区。以“安全生态、美丽富民”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五养衢江”的战略目标,以“幸福之源·白鹭之洲”的上下山溪流域总体治理理念为导向,结合本段河道所处位置,践行“旅游休闲、文化提升;现代农业、绿色养生;高新产业、绿色经济”的发展方针,做好“绿色”文章,以线串点,以带促面,通过河道治理工程,给当地居民带来幸福感,找回记忆中的乡愁,实现“幸福之源”的总体目标。
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对原有采砂废弃的坑塘等进行修整利用,引进活水,拓宽行洪断面,搭配丰富的植物景色,营造不同意境的花洲与鸟林,形成桃花洲、莲藕洲、梅花洲等具有乡土气息的滨水绿洲,并以慢行休闲绿道为纽带,串联周边乡野滨水绿洲,形成“一带多洲”的总体布局。
对河道沿线原有植物进行了有效保护,其他地段因地制宜采用乡土植物乔、灌、草相结合进行了植物种植护岸,不仅满足了防冲要求,适应边坡的变动而不被破坏,而且实现了水体与坡下土体间的自然对流交换功能,达到生态平衡。河道整治依据地形布置回流区和静水区等措施,为生物牺息繁衍创造条件,整治后河道内鱼的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多河道整治设置亲水台阶等亲水设施,达到人水和谐。
上山溪(横路段)是上山溪上的重要滨水景观带,工程以“鸟语花香”为主题,突出“鸟语”和“花香”的元素,将鸟类栖息地(现状的原生态树林和湿地沙洲)与乡村特色的“花”文化相结合,体现“绿色”,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滨水风情生态防护带,回归小桥流水的田园意境,观赏游鱼戏石的姿态,倾听自然的美妙音符,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体会幸福生活。(叶华娟 周海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