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衢州市第八批市级专家工作站领衔专家、浙江省农科院副研究员万红建来衢州开展技术指导。万红建一到衢州,就马不停蹄地奔赴丝瓜专业村——衢江区杜泽镇下溪村指导高温天气下丝瓜肥水管理和保花保果技术,确保高温天气下丝瓜生产产量,保障农户的增收。接下来,万红建还将赴衢州市农科院东湖基地航天品种示范区、常山县辣椒专业村草坪村、柯城等地家庭农场,实地指导观赏辣椒、丝瓜等的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以及丝瓜水系列产品的技术研发工作。
据了解,万红建专家工作站设站以来,借助万红建专家团队力量,仅2021年,来衢挂联帮扶农业主体15家,累计现场技术指导320余人次,举办栽培技术培训24期次,培训1200余人次。依托该专家工作站,浙江省推广白辣椒系列品种1.5万亩,实现产值1.5亿元,带动一方农户走向共同富裕。工作站2022年还被评为年度考核优秀工作站。
近年来,衢州市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深化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强化专家工作站建设,深化专家工作站作用发挥,推动衢州市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提升城市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截至目前,建成涵盖工业技术、农业科技、教育教学、医疗卫生、文化社科等领域的专家工作站176家,累计集聚国内外专家1283人。
引育共融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市级专家工作站以市外专家名字命名,合作时间、合作方式、劳动报酬、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事项均由建站单位和专家自主协商确定,通过平台建设柔性引进市外高水平创新人才,有效弥补了本土单位人才不足的状况。如中国造纸学会特种纸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教授级高工刘文工作站(浙江仙鹤特种纸有限公司),借助与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科技学院、轻工业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7人,通过结对帮带、课题研究、短期培训、专题辅导等形式,加强了本土人才培养。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教授、博导、主任医师张建民工作站(衢州市人民医院),成立以来下沉专家积极推动工作站所在科室争取科研项目立项,3年来有1名医师入选省551创新人才、3名医师入选551医坛新秀、1名医师入选市258重点人才凤凰学者、1名医师入选雄鹰医学英才,指导发表SCI论文8篇,参与国家985重点项目1项。
合作共研实现科研攻关新突破
强化专家工作站科研吸附作用,鼓励来衢合作的市外专家利用掌握的前沿技术、科研影响力,帮助衢州建站单位共同开展科技攻关,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在科技奖励、课题立项、项目成果、标准制定等方面均结出了硕果。如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谢庆工作站(开化七一电力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先后有15个产品(项目)列入省级各类科研项目,18个产品(项目)获市、县科技进步奖,2021年企业获得第三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如四川大学副教授王建忠工作站(浙江为康制药有限公司),科技成果转化经济效益明显,目前上市的治疗高血压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价格仅为原研药的20%,药品代替了国外进口药品,三年来为公司创造销售收入8200余万元,利润总额达2900余万元。
协同共建推动平台能级新提升
积极探索“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联动培养使用模式,充分挖掘专家工作站平台优势,借助工作站中首席专家在各行业、高校的人脉资源,促成市县两级企事业单位与市外高层次专家及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良好深入的合作关系,为衢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解决联合培养难题,实现资源互享、协同共进。衢州4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有30家同时建有市级专家工作站平台,占比达65.2%,成为衢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的重要来源和支撑。如陕西科技大学造纸系主任、教授夏新兴工作站(浙江金昌纸业有限公司),先后引进陕西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博士后3名,夏新兴教授担任导师成功培养出站博士后1名。如浙江大学教授、博导赵新兵工作站(华友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借势与浙江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联系机制,2021年在流动站名额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成功引进博士后并与浙大流动站开展联合培养。
普惠共享注入共同富裕新能量
通过专家工作站的运行产出,切切实实为本地农户带来实惠。据不完全统计,市级专家工作站给建站单位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5.63亿元,为建站单位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很好的桥梁作用。政府每年定期开展考评工作,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坚持建站单位以经济效益促社会效益,造福一方百姓。如浙江大学研究员田生科工作站(常山县翠香蜜家庭农场),建站三年来,依托浙江大学田生科团队面向衢州市农业企业及农户举办各类培训32期,培训人数1300余人,与央视数字三农合作录制《红美人高品质栽培技术》,观看人数超15万。示范推广红美人以及胡柚高品质栽培技术,带动周边500余户农户改善果品品质,实现共同致富。2021年,工作站负责人受邀参加央视中国乡村振兴三农人才大型宣传活动“正大三农创客英雄汇”,向全国推广创新经验,并获最高奖项“金鳞奖”。如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赵元晖工作站(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专家团队优势,积极组织开展技术讲座培训,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提高鲟鱼养殖水平,更辐射了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鲟鱼养殖企业和农户。目前衢州鲟龙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鱼子酱生产基地,销售额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公司鲟鱼养殖量达到4800吨。鲟鱼鱼子酱加工约180吨,较上年增长约80%,占世界总产量35%以上,产值达到3.77亿元,辐射带动农户增收4500万元。(周爱明 江苗 供稿)